套路贷刑事案件的处理方法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04
刑事案件的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九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套路贷刑事案件作出的判决和裁定在发生法律效力后进行执行。具体而言,以下情况的判决和裁定被视为发生法律效力:- 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 终审的判决和裁定;- 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判决和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执行两年的判决。
民事债务的处理
由于套路贷是违法的,所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套路贷签订的合同被认定为无效,因此不需要执行民事债务部分。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九条的规定,判决和裁定在发生法律效力后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套路贷罪名的适用
套路贷与民间借贷的本质区别在于行为人是否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犯意。根据借款合同金额与实际金额之间的差额大小、借款人实际控制资金的时间长短、资金的走向、违约情形产生的原因等综合全案事实证据情况,可以判断是否涉嫌刑事犯罪。根据浙江省公检法《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的指导意见》的规定,行为人以各种名义骗取被害人签订虚高借款合同、阴阳借款合同或房产抵押合同等合同文书,制造资金流水痕迹,制造违约理由要求“偿还”虚高借款,在被害人无力“偿还”的情况下,进而通过讨债或提起虚假诉讼向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施压,以实现侵占被害人或其近亲属合法财产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应以侵犯财产类犯罪定罪处罚。根据近期我市侦办的“套路贷”案件来看,以“车贷”、“房贷”、“校园裸贷”较为突出。现对这三类“套路贷”案件的定性定罪作进一步明确,具体如下:
1. “车贷”类“套路贷”案件
“车贷”类“套路贷”案件是指行为人以无抵押贷款为幌子诱骗被害人签订虚假借款合同,并以确保贷款安全为由,将被害人车辆开走后人为制造违约事由进行勒索或擅自处分的案件。如果行为人在索取财物成功后,将非法控制的车辆退还被害人,一般可以认定为敲诈勒索罪。如果行为人在索取财物未成功后,擅自将被害人车辆抵押、出售等处分的,一般可以认定为诈骗罪。诈骗数额可以根据骗车辆的价值来确定,如果车辆有鉴定条件,应及时进行鉴定。
2. “房贷”类“套路贷”案件
“房贷”类“套路贷”案件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套路贷”犯罪行为中,利用被害人房产进行民事诉讼来施压以达到非法侵占被害人财产的目的。如果行为人以非法侵占被害人房产为目的,以骗取被害人签订的“房屋抵押合同”等协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符合虚假诉讼罪或诈骗罪的特征,应以相应罪名定罪处罚。如果行为人在欺骗被害人签订虚高借款合同的同时,又签订小额保证金合同,并凭此合同通过法院将被害人房产予以财产保全,以此威胁“索债”的,一般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
3. “校园裸贷”案件
“校园裸贷”案件是指行为人诱骗在校学生签订虚高借款合同,并提供裸照或视频作为借款保证的“套路贷”案件。对“校园裸贷”犯罪行为应从严从重惩处。如果行为人以公布裸照或视频相威胁来“索债”,符合敲诈勒索罪特征的,应以敲诈勒索罪处理。如果行为人在“索债”时未采用明显暴力、威胁手段,符合诈骗罪特征的,应以诈骗罪处理。如果在被害人不能还款之时,以公布裸照或视频作为要挟,强迫与被害人发生性关系而免除还贷的,应以强奸罪定罪处罚。如果以此强迫、引诱或介绍女学生卖淫还款的,应以强迫卖淫罪或引诱、介绍卖淫罪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