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诈判几年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量刑法律知识

合同欺诈判几年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5-04

 
110605

合同欺诈的法律认定及刑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合同欺诈被视为一种违法行为,而非犯罪行为。然而,如果合同欺诈的数额达到一定程度,就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的刑罚如下:

1. 数额较大的情况

如果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并且数额较大,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或者单处罚金。

2. 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况

如果数额较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情况

如果数额特别巨大或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以下情形之一构成合同诈骗罪:

(一) 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二) 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

(三) 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

(四) 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匿;

(五) 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

合同诈骗与合同欺诈的区别

合同诈骗是指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

合同欺诈是指以订立合同为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合同欺诈的行为表现为一方为了获取非法利益,故意捏造虚假情况或歪曲、掩盖真实情况,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并因此作出不合真意的意思表示,从而订立、履行合同。

合同诈骗与合同欺诈的区别

1. 主观目的不同

合同诈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合同形式骗取对方财物,行为人意图无偿占有他人财物。而合同欺诈的主观目的是为了谋取不当或不法利益,行为人意图通过履行合同获取对方的利益,虽然这种履行是有瑕疵的。

2. 行为性质不同

合同诈骗是一种违反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属于公法范畴,受刑法调整。而合同欺诈是一种有瑕疵的意思表示行为,属于私法范畴,受合同法调整。

延伸阅读
  1. 合同诈骗取保候审几年结案
  2. 合同诈骗罪判几年
  3. 合同诈骗罪的定罪标准是什么
  4. 合同诈骗罪一般会判几年
  5. 合同诈骗罪判刑几年

刑罚运用热门知识

  1. 刑法266条诈骗罪具体立案标准解析
  2. 刑拘在逃人员的追诉期一般为多长时间
  3. 缓刑到司法局是否要收费
  4. 谅解书对量刑有帮助吗
  5. 一审判三年二审改判缓刑当庭宣吗
  6. 重大立功表现两年期满后应减为多少年
  7. 举报吸毒的人算立功吗
刑罚运用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