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销售价格欺诈行为的表现是如何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知情权法律知识

商品房销售价格欺诈行为的表现是如何的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3-11-07

 
103981
近年来,商品房销售过程中价格纠纷不断,购房者和开发商的纠纷不断增加,部分开发商利用商品房标价欺骗广大购房者。商品房销售中的价格欺诈行为是助长商品房价格虚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当前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市场背景下,对商品房销售中价格欺诈行为民事责任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商品房销售价格欺诈行为?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讲解。

商品房销售价格欺诈行为的表现及认定

一、欺诈行为的表现

1、虚构原价再打折:商家标示一个虚高的价格为原价,再大幅度打折。实际上这个原价从未成交过。

2、使用误导性语言:商家采用以令人误解的语言文字或是图片标价,甚至直接使用欺骗性语言文字图片诱骗消费者与之交易。

3、不履行价格承诺:商家以商业广告、产品说明、店堂告示等,对商品或服务价格明确承诺,但交易时却不履行价格承诺。

4、虚假标示: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收费标准等与实际不符。

5、虚夸标价:商家在其经营场所以“全市最低价”、“所有商品价格低于同行”等文字进行宣传,以此招徕吸引消费者眼球。

6、阴阳价目表:商家同时使用高低两种标价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再以高价进行结算。

7、隐瞒价格附加条件:商家在促销活动的广告、店堂告示等载体中,故意向消费者隐瞒价格交易的附加条件,或用模糊笼统的语言进行描述。

二、欺诈行为的认定

对欺诈的认定主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一般认为欺诈的构成需具备以下要件:

1、必须有欺诈的故意。

2、必须有实施欺诈的行为。

3、受欺诈人因欺诈而陷入错误,并基于错误认识而为意思表示。

三、开发商欺诈行为在商品房买卖中的表现

根据以上的分析,结合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的纠纷类型,买受人常常会遭到开发商以下的欺诈行为:

1、销售现房时,将伪劣房屋冒充合格甚至优质房屋销售。

2、销售现房时,故意隐瞒房屋真实面积,以牟取暴力。

3、一般的合格房屋冒充优质工程从而骗取优质工程加价。

4、销售明知不能进入房地产市场进行公开销量的房屋。

5、虚标最低价、清盘价等欺骗性价格进行销售。

6、故意隐瞒开发商真实身份,或冒充其他开发商名义销售。

7、采取雇用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

8、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对商品房做不可实现的虚假宣传。

9、在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商品房抵押给第三人。

10、在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房屋出卖给第三人。

11、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计许可证明的。

12、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

13、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

四、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市物价局提醒广大消费者:所有商品和服务均应明码标价,市民在购物和消费时一旦发现商家有上述行为,请保存好购物小票等相关证据,并及时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或者12358价格举报热线进行举报投诉,物价部门将予以严肃查处。

五、买受人的维权途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第8条规定,买受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可以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1. 网络团购消费者如何维权
  2. 案情
  3. 商品价格偏高涉嫌欺诈怎么办
  4. 价格欺诈的法律处罚
  5. 什么是惩罚性赔偿,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消费者权利热门知识

  1. 买100送50是否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2. 以高于市场价格进行强卖的行为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
  3.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4. 哈尔滨市松北区人民政府依法问责“天价鱼”事件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
  5. 房屋中介收费的法律要求
  6. 霸王条款向哪里投诉
  7. 霸王条款违反了什么法律
消费者权利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