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6 更新时间:2024-08-25
在我国,被害人的权利保护仅在《刑事诉讼法》中加以规定,并且内容简略。与一些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被害人知情权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立法对被害人的告知规定缺乏。我国的法律规定主要强调对结果的告知,而不是事先告知。此外,在告知内容上,被害人只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享有知情权,而在其他诉讼信息方面却不享有这一权利。
其次,司法实践中对立法规定的告知义务履行不彻底。在实践中,有些地方的法院认为,不能或没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害人无需送达诉讼文书,导致未能很好地执行刑诉法关于将判决书送达给被害人的规定。
最后,告知规定过于简略,缺少可操作性。我国的法律对告知人员、告知期限、被害人主动获取信息的途径等方面没有具体规定,也没有明确规定司法机关不履行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以及权利救济途径。
为了保障被害人的知情权,我国应从立法和司法两个层面构建和完善被害人知情权保护制度。
首先,应扩大被害人对案件诉讼的知情范围。被害人在案件中是直接受害者,应该享有知情权。不仅在结果方面,被害人还应该在其他诉讼信息方面享有知情权。
其次,应保障所有刑事案件的被害人的知情权。被害人是诉讼当事人,应完全赋予其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包括知情权的享有和保障。
第三,应完善保障被害人知情权的具体程序和知情权被侵害的救济途径。司法机关应完善告知程序,并创造方便被害人主动获取诉讼信息的途径。对于司法机关侵犯被害人知情权的,应有一套控告程序给被害人以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
最后,应设立被害人援助项目。被害人援助项目是被害人知情权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在有条件的地方考虑设立被害人援助项目,以保障被害人的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