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关系的本质及信托财产独立性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信托法 > 信托构成 > 信托财产法律知识

信托关系的本质及信托财产独立性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11-11

 
103681
[摘要]本文基于对信托委托关系和信托财产独立性的理解,确认信托关系的委托性基础,缓解信托与委托关系不易区分,长期存在的尴尬局面。通过对信托内部和外部关系的分析,梳理信托法律关系。

信托法律关系的本质

一、信托关系是委托

对于信托与委托的关系,有学者认为二者不同,但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委托关系是代理、行纪、居间和信托等基础关系的共同点。根据委托权限、外部关系、后果承担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将委托关系分为代理、行纪、居间和信托等不同的委托种类。在中国,行纪合同被认为是信托最初的表现形式,这一观点在法律规定中也得到了体现。

二、信托财产的独立性

根据英美信托法,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不受信托当事人任何一方债权人的追及。委托人将财产交付信托后,失去了对该财产的所有权。受托人取得了对信托财产的所有权,但无法享有该财产带来的利益。受益人虽享有受益权,但并不拥有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因此,信托关系一旦设定,信托财产呈现出独立性的特征。

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中,信托财产的独立性表现为:受托人必须将信托财产单独管理,不得与自有财产混淆;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的债权人无权对信托财产主张权利;剩余的信托利益应归入信托财产;管理信托财产的损失应由信托财产承担。这些法律规定进一步强化了信托财产的独立性特征。

延伸阅读
  1. 商事信托的主要类型是什么
  2. 什么是信托财产的独立性
  3. 信托财产的独立性表现
  4. 如何理解信托财产的独立性
  5. 信托与委托、代理有什么区别

信托构成热门知识

  1. 单一资金信托定义是什么
  2. 信托受益权担保
  3. 受托人应该遵守哪些职业素养
  4. 信托关系的本质及信托财产独立性
  5. 集合资金信托设立条件
  6. 托管机制为公益信托财产保驾护航
  7. 信托以目的为标准划分类型
信托构成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