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广告要如何认定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3-05
虚假宣传广告必须有表示商品性质的广告说明,广告说明必须与商品(或服务)的实际状况不符,并且必须可以举证,虚假广告是以广告的形式出现的,广告是表明商品或服务性质的商业工具。我国的广告法规范的是商业广告,按照《广告法》第二第2款规定:“本法所称的广告,是指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承担的费用,通过一定的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务的商业广告。”在广告中可以用文字来说明商品的有关情况,也可以用图画或其他形式来表示,各种形式的广告说明实际上表明的是经营者的一种主张,它是向消费者介绍可以检验的商品(或服务)的信息,通过检验的信息的正确性与否决定广告的合法性,一些通过夸张的手法使消费者只产生正面的印象,而反面含义被掩盖的广告就有虚假广告的嫌疑。例如,有的广告词把某种产品说成市场上同类产品的惟一最佳商品,这属于独占广告,违反《广告法》第七第第3款规定的“不得使用最高级最佳等用语”。
广告法中虚假广告的判定标准
根据广告法的严格要求,广告说明必须真实、准确、清楚、明白,并与商品或服务相一致。虚假广告的判定标准之一就是广告说明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如果经过验证发现广告说明与商品或服务的实际情况不符,该广告就可以被认定为虚假广告。
虚假广告的明显特征
虚假广告常常通过使用具有误导性的词语,如“最好”、“最佳”等,来夸大其产品或服务的优势。然而,有些广告说明并不容易通过直观判断来判定其真实性。例如,对于怀疑广告说明内容的消费者来说,如果广告中声称某产品具有某种功效的保证,是否科学则需要进行鉴定。在一般情况下,起诉人应当提供充分证据来请求停止侵害或损害赔偿。然而,对于一些广告说明的真实性,即使按照上述方式无法判明,或者对广告涉及的技术不了解的消费者,也可以认定该广告为虚假广告,并提出虚假广告的请求或损害赔偿请求。在抗辩过程中,经营者有权提出反证。
虚假广告的具体情形
虚假广告与商品实际不符合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 广告说明中的商品实际不能出售。
- 广告说明中的商品仅限于少数几件,即限量供应,但未明确说明。
- 广告说明中的商品有一定的销售期限,但未明确说明,例如,早9点至9点半销售。
举例来说,如果在商品广告中声称“本商场所有某某类商品XX元起价”,但消费者在实际购买时被告知该商品已售完,这种情况就属于虚假广告,因为广告说明与商品实际情况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