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骗手段宣传商品的法律责任与处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广告法 > 广告准则法律知识

欺骗手段宣传商品的法律责任与处罚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5-05-28

 
419519
在现实生活中,不乏有些商家为了更加让自己有利谋取利益,进行产品的虚假宣传。那么,如果采用欺骗手段宣传商品的,会如何处罚?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一、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1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的行为被视为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监督检查部门有权责令经营者停止违法行为,消除不良影响,并可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也将受到法律制裁。监督检查部门有权责令广告经营者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根据广告法第37条的规定,罚款数额为广告费用的1倍以上5倍以下。情节严重的,监督检查部门可停止其广告业务;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38条的规定,如果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广告主将负有连带民事责任。而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如果无法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和地址,将承担全部民事责任。

二、虚假广告的构成要件

(一) 虚假广告罪的客体要件

虚假广告罪的客体是国家对广告经营的管理制度,即广告经营管理活动。广告是商品经济的一种宣传手段,通过传播媒体向公众传递商品和劳务信息,引起消费者注意,并试图说服其购买或使用。根据相关规定,任何广告经营者必须经过注册审批登记,并且广告必须符合规定要求,禁止制作和传播虚假广告。虚假广告罪侵犯的正是上述管理制度。

(二) 虚假广告罪的客观要件

虚假广告罪的客观要件表现为违反国家广告管理法规,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进行虚假宣传。这包括对商品的性质、产地、用途、质量、价格、生产者、生产日期、有效期、售后服务等进行不真实、带有欺诈内容的宣传。虚假广告的欺诈手段包括利用虚假证明、挂靠知名企业和有关单位、利用具有一定权威的传媒和社会知名人士等。

(三) 虚假广告罪的主体要件

虚假广告罪的主体只能由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构成。广告主是为推销商品或提供服务,自行或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的经济组织或个人。广告经营者是受委托提供广告设计、制作、代理服务的经济组织或个人。广告发布者是为广告主或广告主委托的广告经营者发布广告的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

(四) 虚假广告罪的主观要件

虚假广告罪的主观要件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广告是虚假的而故意进行虚假宣传。过失不构成本罪。行为人一般都具有营利目的,但其他目的动机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延伸阅读
  1. 哄抬物价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法律责任
  2. 销售假冒商品是否构成诈骗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
  3. 讨款绑架的法律责任
  4.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法律责任
  5. 违反合伙企业法规定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广告法热门知识

  1. 广告代理合同
  2. 行政许可法实施后的广告审查员管理工作
  3. 第一章 广告活动的规范
  4. 新广告法实施:对广告行为进行规范和处罚
  5. 合作协议
  6. 国家工商局关于印发《广告审查员管理办法》的通知
  7. 工商广字[1996]第239号的颁布及目的
广告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