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破产管理人制度——以新破产法中管理人中心主义架构为视角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破产清算 > 清算执行法律知识

论我国破产管理人制度——以新破产法中管理人中心主义架构为视角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2-13

 
93234
市场竞争的残酷法则即为优胜劣汰,然经济学上的这一规律并不能直接导致破产制度的产生。破产制度的产生,从法律角度来看,是一国经济法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新破产法的起草历时十二年,数易其稿,终得以面世。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具有标志性的一部法律,其为债权人追债的功能贯穿于制度整体,较之旧破产法(试行),有关破产管理人制度的规定成为诸多创新中的一例。管理人作为破产财产的管理者,从破产程序启动直到终结,始终扮演着重要的、无可替代的角色,相关规定的科学与否直接关乎破产价值(或破产目的)能否实现,因而其中尚存的诸多难点问题的解决,成为我国建立健全破产制度的重要前提。

论我国破产管理人制度——以新破产法中管理人中心主义架构为视角

一、破产管理人内涵及立法体例

破产管理人制度是各国破产法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制度,旨在由熟悉破产业务的专业人员来接管债务人财产和处理相关事务,以保护债权人利益。破产管理人的概念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管理人是指在破产宣告后成立的机构,负责破产清算。广义的管理人除了负责破产清算,还可能负责重整等工作。在不同国家的立法中,广义的管理人在不同程序中称谓有所不同。新《破产法》将破产清算、和解与重整三程序的受理阶段合并规定,使用广义的管理人概念,称为管理人。然而,这种安排在清算、重整和和解三个程序中职责区分模糊。为避免概念上的混乱,本文所指的破产管理人与广义的管理人无异,旨在探讨与破产管理人相关的制度问题。

二、设立临时管理人的伪争议释疑

大陆法系国家实行破产程序的宣告开始主义,破产程序在法院宣告破产之前并未开始。然而,我国现行破产法对临时管理人的规定存在缺陷,导致在破产宣告前债权人利益保护存在问题。新破产法的出台解决了这一问题,规定了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时应同时指定管理人,使得管理人能够及时全面地接管债务人的财产。因此,对于设置临时管理人制度的争议应当消除。

三、关于破产财产管理人选任的立法例择取

破产管理人的选任方式可分为债权人会议选任、法院选任和债权人会议选任与法院选任相结合三种模式。债权人会议选任能够体现债权人的自治精神,但效率较低。法院选任能够保持破产管理人的中立和超脱地位,提高效率,但可能抑制债权人的自治。债权人会议和法院选任相结合的双轨制能够兼顾效率和债权人的自治。我国新破产法采用法院选任主义,有助于保持破产管理人的中立和严肃性。同时,债权人可以提出异议,如果债权人认为法院任命的破产管理人不能胜任或不能公正地执行任务,可以申请更换。这样的安排能够兼顾法院选任和债权人的意见。

二、破产管理人法律地位的域内外观点及特殊机构说之定位

一、国外对破产管理人法律地位的观点

国外对破产管理人的法律地位的观点主要有代理说、职务说和破产财团代表说。代理说认为管理人是代理人,代表他人行使职务权限。职务说认为管理人是强制执行机关的公务人员。破产财团代表说认为管理人是破产财团的代表机关。

二、国内对破产管理人法律地位的观点

国内对破产管理人法律地位的观点主要有破产企业法定代表人说、特殊机构说、清算法人机关说、双重地位说和破产财团代表人说。

三、我国宜采特殊机构说——兼从破产利益制衡机制考虑

我国破产法的目标是保护债权人、债务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解决债权债务纠纷,提高经济运作效率,规范破产活动。因此,对于管理人的法律地位的定位应当从破产利益制衡机制考虑。管理人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是负责管理、变价和分配破产财产的专门机构。这样的安排能够保持管理人的中立和严肃性,兼顾各方利益。

我国新破产法中管理人的设置及其价值

我国新破产法的管理人设置从债权人、债务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旨在实现这三方面利益的平衡。破产管理人与法官、债权人会议以及其他人的关系的规定,有利于实现破产法所寻求的利益平衡。新破产法采纳了特殊机构说,即管理人是在破产程序中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专门机构,其法律地位应由法律直接规定。管理人作为独立的专门机构,能够公平地维护包括债权人在内的全体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并以超脱于当事人的利益身份介入破产事务。有学者提出应以信托受托人的角色定位破产管理人,认为管理人与法院、债权人和债务人构成了一种信托关系。特殊机构说和信托说旨在确立管理人的独立的民事地位,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更强调管理人的法定性,后者更强调管理人的相对独立意义。

新破产法中管理人中心主义架构下的权责利一体化分析

新破产法采用了管理人中心主义架构模式,即破产程序的事务性工作通过管理人来进行,管理人在破产程序中独立依法行使权利,承担义务,以更好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管理人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不是任何一方利益的代表,也不完全是债权人的利益的代表。管理人的特性包括独立性、专业性、职责的明确性和全程参与性。管理人具有自己的独立地位,不存在利益关系,不受其他机构的影响。管理人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资格,以保证清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管理人的职责包括接管债务人的财产、清理破产财产、变价、分配等。管理人应当勤勉尽责,忠实执行职务,违反职责与义务应承担赔偿责任。管理人的报酬属于破产费用,应在破产财产中优先受偿。破产管理人的设置是管理人制度发展的必然选择。

破产管理人的职业化与监督机制

一、破产管理人的职业化

破产管理人的职业化指的是在企业破产程序中,由专门从事破产服务的组织担任破产管理人,并提供有偿的破产管理和清算服务。这些破产服务组织必须经过法律注册登记,并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破产管理人在处理破产事务时必须依法行使职权,并对自己的过失独立承担责任,其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

破产管理事务涉及到各方的利益,同时也涉及到法律、审计、财会等相关专业知识。因此,破产管理人必须是既懂法律又精通财务的专业人士。为了保证破产程序的公正和迅捷,破产管理人需要保持高度的职业敏感和适度的谨慎。

破产法规定了破产管理人的选任资格,可以由清算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担任。这与国际通行的管理人职业化道路相符,并为管理人的市场化和专业化提供了法律基础。

二、破产管理人的监督机制

权力具有自我扩张和肆意滥用的本能,因此,为了确保破产管理人的权力不被滥用,需要建立强有力的监督机制。

破产管理人的自我监督是指法律规定的善良管理人义务对管理人自身的监督。如果管理人未尽善良管理人之注意,导致破产财产损失或侵害利益相关人的权益,应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为增强管理人的赔偿能力,个人担任管理人的应参加执业保险。

除了自我监督,破产程序中还需要多方监督。法院作为监督主体,对管理人的选任、撤换等决定有一定的监督职责。债权人会议和债权人委员会也对管理人进行监督,包括对管理人的行为进行审查和询问,要求管理人报告工作并提供相关文件以说明职责履行情况。

此外,债务人也有权对管理人进行监督,可以向相关监督主体反映管理人的不当行为。债权人会议可以通过设置监督人制度来实施监督,监督人可以申请法院纠正管理人的行为或决定撤换管理人。

总之,破产管理人的职业化和监督机制的建立是确保破产程序公正进行的重要保障。通过自我监督和多方监督,可以防止管理人滥用权力,优化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使破产程序顺利进行。

结语

破产管理人作为破产程序中至关重要的角色,如何实现债权人、债务人和社会利益的平衡,保护社会利益,需要理论和实践的深入探讨。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中,管理人是高度自由、开放、专业和自律的职业,对于破产案件的处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破产法确立的破产管理人制度是我国破产立法的一项全新制度,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相信通过实践,管理人制度将逐渐得到完善,为破产法的实施提供更好的保障。

延伸阅读
  1. 个人破产程序及法定流程
  2. 债务人可以阻止公司减资吗
  3. 申请破产重整的条件
  4. 破产重整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5. 个人破产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破产清算热门知识

  1. 企业破产清算的资不抵债处理方式
  2. 破产后拖欠的工资能否支付?
  3. 企业资不抵债破产清算的程序和流程
  4. 企业更换法人后的债务承担
  5. 有限责任公司破产后的还款责任
  6. 审计破产清算费用计算方法
  7. 企业破产程序中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清偿共益债务的情形及处理方法
破产清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