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具体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妇幼权益 > 未成年保护 > 司法保护法律知识

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具体规定

点击数:40 更新时间:2024-02-17

 
8615
 对于未成年的相关司法问题,法律通常会考虑到未成年人的特殊情况,给予一定的照顾,也是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和成长合法权益的保护。以下是手心律师网小编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具体规定的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司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第五十条 司法机关的职责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第五十一条 诉讼保护

当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及时审理,并考虑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健康成长的需要,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对于需要法律援助或司法救助的未成年人,在司法活动中,法律援助机构或人民法院应当提供帮助,依法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或司法救助。

第五十二条 继承案件和离婚案件

人民法院在审理继承案件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受遗赠权。

在审理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的离婚案件时,人民法院应当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的未成年子女的意见,并根据保障子女权益的原则和双方具体情况依法处理。

第五十三条 撤销监护人资格

如果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并经过教育仍不改正,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并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被撤销监护资格的父母应当依法继续负担抚养费用。

第五十四条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处理

对于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实行教育、感化和挽救的方针。

对于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第五十五条 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办案原则

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和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件时,应当照顾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并根据需要设立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办理。

第五十六条 保护未成年人参与司法活动

在讯问、审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询问未成年证人、被害人时,应当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通知其法定代理人或其他人员到场。

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刑事案件时,应当保护被害人的名誉。

第五十七条 未成年人的羁押和服刑

对于羁押和服刑的未成年人,应当与成年人分开关押。

对于未成年人在羁押和服刑期间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应当接受义务教育。

解除羁押和服刑期满的未成年人在复学、升学和就业方面不得受到歧视。

第五十八条 保护未成年人隐私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第五十九条 矫治不良行为和预防犯罪

对于未成年人的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和预防犯罪行为,应当依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执行。

延伸阅读
  1. 侵犯财产罪的辩护词
  2. 监护公证需提供哪些材料
  3. 浅析学校补充赔偿责任和追偿权
  4. 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内容有哪些
  5. 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有哪些内容

未成年保护热门知识

  1. 未成年特困人员能否被福利院接收
  2. 童工的法律定义
  3. 未成年人的权利、义务和“违法”“犯罪”的概念
  4. 累犯制度在未成年人身上的适用问题
  5. 16岁聚众斗殴罪轻伤是否会被判刑
  6. 学生坠楼受伤:学校责任与赔偿问题解析
  7. 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内容有哪些
未成年保护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