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12-07
1. 本意见适用于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包括强奸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猥亵儿童罪、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引诱幼女卖淫罪、嫖宿幼女罪等。
2. 对于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严格惩治。
3. 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应当特别考虑未成年被害人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易受伤害等特点,坚持特殊、优先保护原则,确保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4. 对于未成年人实施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当坚持双向保护原则,既保护未成年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也要保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未成年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5. 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涉及未成年被害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和未成年被告人的身份信息及可能推断出其身份信息的资料和涉及性侵害的细节等内容应予以保密。
6. 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当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人员办理,对于未成年被害人系女性的,应当有女性工作人员参与。
7. 各级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加强与民政、教育、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及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联系和协作,共同做好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未成年被害人的心理安抚、疏导工作,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帮助。
8. 上级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下级机关的指导和业务培训,提高办案能力和水平。
9. 对于未成年人负有特殊职责的人员以及其他公民和单位,发现未成年人受到性侵害的,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10. 公安机关接到未成年人被性侵害的报案、控告、举报,应当及时受理,迅速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立即立案侦查。
11. 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未成年人负有特殊职责的人员据此向检察院提出异议的,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检察院认为不立案理由不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
12. 公安机关侦查未成年人被性侵害案件,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及时、全面收集固定证据。
13. 办案人员到未成年被害人及其亲属、未成年证人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调查取证的,应当避免采取可能暴露被害人身份、影响被害人名誉、隐私的方式。
14. 询问未成年被害人时,应当选择未成年人住所或者其他让未成年人感到安全的场所进行,并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性侵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被害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或者所在学校、居住地基层组织、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等有关人员到场,并将相关情况记录在案。
15. 法院、检察院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时,应当告知未成年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并告知其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对需要申请法律援助的,应当帮助其申请。
16. 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应当及时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案件进展情况和处理结果,并对相关情况进行说明。
17. 法院确定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未成年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未成年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陪同或代表未成年被害人参加法庭审理,陈述意见,但不适用于法定代理人是性侵害犯罪被告人的情况。
18. 法院开庭审理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如果未成年被害人、证人确有必要出庭,应当采取保护措施,不暴露外貌、真实声音等。可以采取视频等方式播放未成年人的陈述、证言,但也应当采取保护措施。
19. 对于明知对方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而实施奸淫等性侵害行为的,应当认定为“明知”对方是幼女。
20. 以金钱财物等方式引诱幼女与自己发生性关系的,或者知道幼女被他人强迫卖淫而仍与其发生性关系的,均以强奸罪论处。
21. 对于负有特殊职责的人员与幼女发生性关系的,以强奸罪论处。
22. 实施猥亵儿童犯罪,造成儿童轻伤以上后果,同时符合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3. 在公共场所对未成年人实施强奸、猥亵犯罪,只要有其他多人在场,不论在场人员是否实际看到,均可以认定为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猥亵儿童。
24. 介绍、帮助他人奸淫幼女、猥亵儿童的,以强奸罪、猥亵儿童罪的共犯论处。
25. 针对未成年人实施强奸、猥亵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具有特定情形的更要从严惩处。
26. 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未成年人卖淫构成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对负有特殊职责的人员实施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未成年人卖淫等性侵害犯罪的,更要从严惩处。
28. 对于强奸未成年人的成年犯罪分子判处刑罚时,一般不适用缓刑。
29. 对于性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分子确定是否适用缓刑,可以委托社区矫正机构进行调查评估。
30. 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内实施强奸、猥亵未成年人等犯罪的,应当依法判处,并可以适用驱逐出境。
31. 对于判决已生效的强奸、猥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可以在互联网公布相关裁判文书,但不适用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
32. 对于未成年人因被性侵害而造成的人身损害,应当予以赔偿。
33. 对于未成年人受到监护人性侵害的情况,可以撤销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
34. 对于未成年被害人因性侵害犯罪而造成人身损害,不能及时获得有效赔偿的,可以优先考虑予以司法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