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权利、义务和“违法”“犯罪”的概念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妇幼权益 > 未成年保护 > 司法保护法律知识

未成年人的权利、义务和“违法”“犯罪”的概念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7

 
409254

未成年人、少年和青少年的定义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的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未成年人的下限年龄未作出具体规定,因此,从一生下来就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少年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虽然少年和未成年人是同一个概念,只是叫法不同,但在适用法律时,必须明确各自的定义,因为不同的称呼意味着享有不同的权利和承担不同的义务。青少年是一个习惯性的称呼,既包括成年人,又包括未成年人,但并非法律上的概念。

未成年人的权利

未成年人作为公民的一部分,享有相当广泛的权利。具体来说,未成年人的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1. 政治权利:未成年人享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2. 人身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等。3. 受教育权利:未成年人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4. 个人财产所有权:未成年人享有自己的财产所有权。5. 继承权:未成年人享有继承财产的权利。6. 社会经济权:未成年人享有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权利。7. 诉讼权利:未成年人享有起诉权和参与诉讼的权利。8. 其他权利:未成年人还享有其他法律赋予的权利。

人身权和诉讼权利的具体内容

人身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人格权是基于自然人本身所固有的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等。身份权是基于自然人之间的某种关系、事件或行为而产生的地位、资格等方面的权利。具体包括亲属权、抚养权和监护权,以及知识产权等。诉讼权利包括起诉权、不被公开审理的权利,以及对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殊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讯问和审判时,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如果被告人是未成年人且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未成年人的义务

未成年人应承担以下六个方面的义务:1.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2. 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重社会公德的义务。3.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4. 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的义务。5. 依法纳税的义务。6. 受教育的义务。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如上所述。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加强自我防范意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需要明确不同年龄段的法律定义和相应的法律责任。
延伸阅读
  1. 未成年犯罪该如何辩护
  2. 多次盗窃是盗窃未遂罪吗
  3.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与处罚
  4. "爱心妈妈"一审判处20年涉嫌的相关罪名
  5. 犯人的罚金由家属交吗

未成年保护热门知识

  1. 未成年特困人员能否被福利院接收
  2. 未成年犯罪父母的法律责任
  3. 未成年人的权利、义务和“违法”“犯罪”的概念
  4. 16岁聚众斗殴罪轻伤是否会被判刑
  5. 老师打学生犯法吗?
  6. 未成年进网吧如何处罚
  7. 传销罪一般法院判罚金是多少
未成年保护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