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权利、义务和“违法”“犯罪”的概念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7
未成年人、少年和青少年的定义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的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未成年人的下限年龄未作出具体规定,因此,从一生下来就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少年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虽然少年和未成年人是同一个概念,只是叫法不同,但在适用法律时,必须明确各自的定义,因为不同的称呼意味着享有不同的权利和承担不同的义务。青少年是一个习惯性的称呼,既包括成年人,又包括未成年人,但并非法律上的概念。
未成年人的权利
未成年人作为公民的一部分,享有相当广泛的权利。具体来说,未成年人的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1. 政治权利:未成年人享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2. 人身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等。3. 受教育权利:未成年人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4. 个人财产所有权:未成年人享有自己的财产所有权。5. 继承权:未成年人享有继承财产的权利。6. 社会经济权:未成年人享有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权利。7. 诉讼权利:未成年人享有起诉权和参与诉讼的权利。8. 其他权利:未成年人还享有其他法律赋予的权利。
人身权和诉讼权利的具体内容
人身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人格权是基于自然人本身所固有的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等。身份权是基于自然人之间的某种关系、事件或行为而产生的地位、资格等方面的权利。具体包括亲属权、抚养权和监护权,以及知识产权等。诉讼权利包括起诉权、不被公开审理的权利,以及对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殊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讯问和审判时,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如果被告人是未成年人且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未成年人的义务
未成年人应承担以下六个方面的义务:1.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2. 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重社会公德的义务。3.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4. 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的义务。5. 依法纳税的义务。6. 受教育的义务。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如上所述。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加强自我防范意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需要明确不同年龄段的法律定义和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