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超过答辩期限提出的管辖权异议有效吗?怎么处理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12-10
如果有民事纠纷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进行诉讼。诉讼需要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如果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可以提出。那么,如果被告超过答辩期限提出的管辖权异议有效吗?怎么处理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被告超过答辩期限提出的管辖权异议有效吗?如何处理
管辖权异议的有效性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被告在答辩期限内提出管辖权异议是有效的,法院将对此进行审查。然而,如果被告超过答辩期限提出管辖权异议,则视为受诉法院有管辖权,法院将不再对该异议进行审查。
正当理由和顺延期间
然而,如果当事人确有正当理由未能在答辩期间提出管辖权异议,法院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允许当事人在障碍消除后的10日内申请顺延期间,以保障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权利。
有权提出异议的当事人
有权提出管辖权异议的只能是本案的当事人,其他诉讼参加人无权就管辖问题向法院提出意见,也不得以此为借口不参加诉讼。一般来说,提出异议的当事人是被告和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原告作为提起诉讼的人,通常不会对管辖权提出异议。当然,在发生移送管辖后,原告有权向受移送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诉讼中居于辅助一方当事人的地位,因此不具有异议权。
管辖权异议的形式
诉讼管辖异议应当采取书面形式,但口头形式也应被允许。异议书可以随答辩状一并提出,也可以单独书写。
处理管辖权异议
管辖权异议书应向受理该案的人民法院提出。在受理该案的法院对该案进行实体审理之前,应先审议当事人对管辖权提出的异议,并就该案是否存在管辖权问题作出书面裁定。对于满足上述形式要件的管辖权异议,人民法院应当慎重地进行实质审查。如果经审查认为异议成立,则由受诉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审理。如果经审查认定异议不成立,则裁定驳回。在审查决定作出之前,应停止对本案的实体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