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送管辖的诉讼费需要另交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管辖 > 民事移送管辖法律知识

移送管辖的诉讼费需要另交吗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0-05-25

 
82993
如果人民法院受理双方当事人的民事案件以后,是需要及时开庭审理,对案件依法判决的。但是如果人民法院发现自己没有管辖权的,是需要将案件移送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的。那么,移送管辖的诉讼费需要另交吗?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移送管辖的诉讼费需要另交吗

原来受理的法院有义务在移送管辖时一并将你已交的诉讼费也一并转交有管辖权的法院,你不用重新交纳诉讼费。

移送管辖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法院依职权移送管辖的随意性太大

法院依职权移送管辖中,存在滥用移送管辖制度、互相推诿疑难复杂案件的现象,一些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劳动争议案件、新类型案件等疑难复杂案件,个别法院任意找理由移送,以达到推诿的目的。甚至,个别法院误导当事人以取得当事人的同意移送案件,经被移送法院法官询问并释明法律,案件当事人随即不同意移送案件。这些都是法院滥用职权的表现。

2、当事人滥用管辖权异议制度

管辖权异议是诉讼法赋予当事人的一种诉讼权利。随着当事人法律知识的不断丰富及律师对诉讼参与率的提高,尤其是民事诉讼案件中,当事人对于管辖异议权的运用日渐增多。通过异议,当事人恶意滥用异议申请权,以此达到拖延诉讼或转移财产的目的。

3、移送程序较随意

个别法院移送案件时采取邮寄方式或者由当事人自己拿着卷宗前来移送,还有的法院移送案件时移送人员不携带移送手续及工作证,直接拿着卷宗前来移送,使移送管辖制度丧失了应有的法律程序性和严肃性。

4、移送案件时诉讼费不随案移送

个别法院移送案件没有在移送前及时将诉讼费退还当事人或者没有把交纳诉讼费问题向当事人讲清说明,导致个别移送案件长期积压在立案庭不能立案,最终只能立案转业务庭以撤诉处理,在两个法院都消耗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

5、上下级法院移送案件弊端多

个别案件,基层法院为了规避矛盾,将自己管辖的案件随意报请上级法院审理,上级法院有时也将本该自己管辖的一审疑难、复杂案件交下级法院审理。例如破产类案件,破产清算在上级法院,破产终结后,职工与破产企业对补偿分配达不成一致意见的,上级法院交由下级法院审理。这样做不但不利于公正审理,也没有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出发。这样一来,增大了管辖权上下转移的随意性,助长了管辖中的无序现象,造成法院滥用此项自由裁量权的现象,也给法院公正执行的形象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法官缺乏审判责任心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转型期,企业改制、职工下岗、拆迁等现象尤其在老工业基地较为突出,这些基于国家政策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非法院一己之力所能解决。因这些问题所导致的各类劳动争议案件、侵权案件、破产案件等问题较难处理,法院在面对这些问题时选择逃避的态度,互相推诿,移送管辖成为无奈之举,也是结案了事之选。其实这也体现人民法官责任心的缺失,没有把履行审判职能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没有真正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审判工作的根本宗旨。如:一起继承纠纷案件,被继承人死亡时的住所地在甲地,主要遗产所在地也在甲地,案件在甲地基层法院立案后,被告以自己的住所地在乙地为由提出管辖权异议,要求移送到乙地基层法院审理,承办法官随将该案移送至乙地基层法院。而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继承纠纷应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的管辖权异议不符合法律规定。从这个案件中看出法官确实没有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移送案件过于盲目。甚至一些移送的案件立案时间与决定移送时间相差数月,大大超出了案件的审理期限。

2、当事人滥用权利

通常,提出管辖权异议的当事人往往是被告方,作为管辖权异议的行使着,被告方通常懈怠于诉讼,为了改变被告的被动地位,便会在接到起诉状时认真查找诉状中存在的问题。如:原告王某诉被告李某离婚后的财产纠纷一案,原告到被告现住所甲地基层法院起诉,被告以自己已离开原住所超出一年为由提出异议,经审查异议成立,原告遂选择撤诉,到被告居住满一年的乙地基层法院起诉。在乙地基层法院受理后,被告又拿出自己在甲地居住的证明,提出管辖权异议,要求移送,乙地基层法院因不了解情况,又将案件移送至甲地基层法院。原告遂奔波于甲、乙两地,经过了一年,案件仍未进行到实体审理阶段。这实际上就是当事人滥用管辖权的一个典型表现,两个法院均不知情,在这件事情上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也反映出我国公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不断懂得运用诉讼权利维护自己权益的同时,也有部分人开始滥用法律以实现自己不正当利益的情况。

3、现行法律制度不尽完善

我国属于成文法系国家,法律法规中涉及移送管辖制度的名文规定较为笼统,仅对适用情形作出规定,没有程序性规定,也没有禁止性的规定。但立法本意肯定是方便当事人诉讼、便于法院管辖。但正是没有成文性的约束性规定,导致法官滥用职权、当事人滥用权利。

延伸阅读
  1. 离婚案件管辖权异议申请书
  2. 移送管辖及其适用条件
  3. 移送管辖:法院间案件的转移
  4. 民事诉讼法级别管辖限制的规定
  5. 公诉案件无管辖权的处理方式

民事诉讼管辖热门知识

  1. 管辖分类及其在法律中的应用
  2. 公安局地域管辖范围
  3. 刑事案件的特殊管辖及其适用范围
  4. 国家管辖权冲突的协调与避免纷争
  5. 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管辖地的确定方法
  6. 协议管辖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7. 一、基层法院的管辖范围
民事诉讼管辖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