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3-25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的管辖权有异议时,应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异议进行审查,如果异议成立,则裁定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如果异议不成立,则裁定驳回。如果当事人没有提出管辖异议,并且应诉答辩,那么被告人民法院被视为具有管辖权,但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的除外。如果当事人对裁定不服,可以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因此,移送管辖的上诉时间为10天。
移送管辖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发现本法院对该案无管辖权时,依照法律规定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审理。移送管辖实质上是对案件的移送,而不是对案件管辖权的移送。它是对管辖错误的一种纠正措施。移送管辖通常发生在同级人民法院之间,但也不排除在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适用。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6条规定:“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法院管辖的,应当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移送管辖的适用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如果案件尚未受理,经审查不属于本法院管辖,那么不存在移送管辖的问题,应告知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对该案无管辖权,只有依法享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才有权行使审判权,因此无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无权审理案件。
接受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必须依法享有管辖权,不得随意移送,只能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