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指定管辖的异议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管辖 > 民事指定管辖法律知识

对指定管辖的异议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0-05-25

 
82848
在处理一些案件的时候可能有些时候一些案件会受到很多的人的重视因为事关重大所以有时候会出现制定案件管辖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中我们是否可以提出异议呢?下面就有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相关知识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管辖权异议的概念及相关规定

管辖权异议,是指当事人认为受诉法院或受诉法院向其移送案件的法院对案件无管辖权时,而向受诉法院或受移送案件的法院提出的不服管辖的意见或主张。在审查起诉时,由于案件管辖问题的复杂性,法院和当事人之间可能会对管辖权的判断产生分歧。为使当事人有机会向法院表达对管辖权的不同意见,使法院更能审慎决定管辖权,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管辖权异议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根据该规定,管辖权异议必须由当事人提出,一般由被告提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第三人无权提出管辖权异议。管辖权异议只能针对一审案件提出,且必须在提交答辩状的法定期间提出。对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申请,经审查,如果认为异议成立,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审理。如果异议不成立,裁定驳回异议。当事人可就上述裁定提出上诉。

二、指定管辖的概念及相关规定

指定管辖,是指上级人民法院以裁定方式,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对某一案件行使管辖权。其实质是法律赋予上级人民法院在特殊情况下有权变更和确定案件管辖法院,以适应审判实践需要,保证案件及时正确地裁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据此规定,在以下两种情况下适用指定管辖:(1)、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这里的特殊原因包括事实上和法律上的原因。事实上的原因,如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遇到了不可抗力的事由,如地震、水灾等无法行使管辖权;法律上的原因,如受诉法院的审判人员,因当事人申请回避或者审判人员自行回避,无法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审理。如出现上述情况之一,上级人民法院就应在其辖区内,指定其他适宜的人民法院管辖。(2)、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经双方协商未能解决争议。所谓争议,包括相互推诿或者相互争夺。通常是因为法院之间辖区界限不明,或者对法律的规定理解不一致,也有因地方保护主义为其局部经济利益争先立案。不论哪种原因引起的争议,应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应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三、本案属管辖权异议申请还是指定管辖申请

(1)、本案能否构成管辖权异议申请

根据管辖权异议的规定,提出管辖权异议申请的主体为当事人,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由哪一方当事人提出,但一般应由被告提出,只能针对一审案件提出,且必须在提交答辩状的法定期间提出。本案提出管辖申请的主体为原告,不是被告,不符合管辖权异议申请的提出主体,虽然原告也是针对一审案件的管辖提出,但原告不是被告不存在答辩期间。因此,从管辖权异议申请的提出主体及提出的法定期间来看,不符合管辖权异议的规定,不能构成管辖权异议申请。

其次,从原告提出申请的理由来看,是认为被告为十四师行政管理部门,审理本案的法院是十四师中级法院,原告是担心十四师的政府部门对本案进行不当干涉,对本案属于十四师中级法院管辖无异议,但管辖权异议申请的法定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认为受诉法院无管辖权。因此,从申请管辖权异议的法定理由来看,原告的申请也不符合管辖权异议的规定,不能构成管辖权异议申请。

(2)、本案能否构成指定管辖申请

根据指定管辖的规定,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对某一案件不能行使管辖权时,可以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这个特殊原因可以是不可抗力,也可以是当事人申请法院及法院的审判人员回避。当事人申请回避的目的是为了能使自己的案件得到公正的审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也就是说,只要当事人有回避事由,在法庭辩论终结之前随时可以提出。提出回避申请的当事人可以是原告也可以是被告。从原告提出申请的理由来看,原告正是由于担心十四师中级法院在审理本案过程中,会受到十四师政府部门的不当干涉,作出不利于原告的不公正判决,其提出管辖申请的请求就是要求十四师中级法院回避,由其他兵团中级法院审理。从以上分析来看,原告提出的管辖申请,符合指定管辖的规定,构成指定管辖申请。

四、指定管辖申请如何处理

根据笔者以往的司法实践,在受诉法院接到当事人请求指定管辖的申请后,首先要对其申请进行审查,如当事人提出的申请明显没有事实依据,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及时向当事人作出解释说明,并作好劝解教育工作。如当事人提出的申请有事实依据,符合法律规定,要及时将案件材料装卷,并写出书面请示,连同案卷材料一起送交上级法院请求指定管辖。如上级法院作出指定管辖决定书,将案件指定到辖区其他法院审理的,受诉法院应及时制作案件移送函,将案卷材料连同指定管辖决定书一起一并移送至指定审理的法院审理。如上级法院作出管辖决定由受诉法院审理,案件就只能由受诉法院审理。

本案正确的做法是,当法院在收到原告的指定管辖申请后,应对其申请进行审查,如其申请符合法律规定,应写出书面请示,连同案卷材料一起送交上级法院,请求上级法院作出指定管辖的决定,而不是以管辖权异议的规定作出裁定。本案之所以被上级院发回重审,就是因为办案人员对管辖权异议与指定管辖制度的规定没有正确理解,相互混淆造成的,同时也暴露出我们办案法官的业务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延伸阅读
  1. 几个检察院都有权管辖的案件如何确定管辖
  2. 指定管辖权不服要怎么办
  3. 已立案违反专属管辖要怎么办
  4. 原告能否对管辖权移送提出上诉
  5. 指定管辖可以异议吗

民事诉讼管辖热门知识

  1. 公安局地域管辖范围
  2. 国家管辖权冲突的协调与避免纷争
  3. 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管辖地的确定方法
  4. 人身检查在法律中的应用
  5. 协议管辖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6. 一、基层法院的管辖范围
  7. 移送管辖及其适用条件
民事诉讼管辖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