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8-10
解除劳动合同和终止劳动合同对离职补偿金的发放方式有所不同。解除劳动合同可以通过员工自行提出或违反单位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等多种方式进行。如果是员工自行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但经双方协调一致,单位应按照上年平均工资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是员工不胜任工作,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是员工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后经劳动能力鉴定解除劳动合同,除支付经济补偿金外,还需支付医疗费用。
对于终止劳动合同的离职补偿金,如果是国有企业或员工曾为国有企业员工,员工终止劳动合同时应按照相关规定支付生活补助费。如果是合资企业或其他性质的企业,由于国家没有明确的标准,需根据当地劳动合同管理要求进行支付。
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工作年限从劳动者向该用人单位提供劳动之日起计算,即使劳动关系有中断,也可合并计算工作年限。对于因分立、合并、合资人、单位改变性质、法人改变名称等原因而改变工作单位的,其改制前的工作时间可以计算为“在本单位的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刚好六个月的,经济补偿按照一年工资计算。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对于高工资收入者,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个人因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三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终止,应按照本法规定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年限从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三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部分按照相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领取一次性补偿收入时,可以在计征个人所得税时扣除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企业破产宣告后,企业职工从该破产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