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2-27
劳动争议调解是指在企业与员工之间,因社会保险、薪资、福利待遇、劳动关系等问题产生争议时,由第三方(如专业人才机构、争议调解中心)进行和解性咨询,以实现法律咨询和和解的目的。
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10条规定,调解委员会应在当事人申请调解之日起30日内结束调解;若超过期限仍未结束,则视为调解不成。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6条规定,当调解委员会对受理的劳动争议调解不成,或者当事人在达成协议后反悔时,当事人可以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不包括企业调解委员会规定期限内的调解时间),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劳动争议调解不成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劳动争议的调解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1. 事前双方协商:当事人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后的3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调解委员会办事机构在接到申请后,在受理申请前应及时了解情况,组织双方协商解决,避免矛盾升级。若对方当事人不愿意调解,在三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调解委员会应在四日内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申请的决定,并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2. 调解步骤:对争议事项进行详细调查,了解事实真相;调解委员会主任召集双方主持调解会议,对简易争议可由一至二名调解员进行调解;应听取双方对争议事实和理由的陈述,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根据相关法律和政策提出调解意见,促使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达成协议后,制作调解协议书,双方自觉履行;若未达成协议,在调解意见书上说明情况;调解过程应制作笔录。
综上所述,当劳动争议调解不成时,可以选择通过上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然而,协商解决仍然是最佳的解决方式,因为诉讼可能会导致时间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