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擅自离职是不是合法的以及应该如何处理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1-02
劳动者不想干了,想要换个工作,他们可以直接走了,不去公司办理离职吗?接下来手心律师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劳动者擅自离职是否合法。
劳动者擅自离职的合法性及处理方式
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然而,根据第37条规定,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前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此外,《劳动法》第102条规定,如果劳动者违反劳动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擅自离职的定义
劳动者擅自离职是指劳动者未经口头或书面报告,擅自离开所在单位及其所担任的工作职务或岗位的违法违约行为。
处理方式
用人单位应在教育劳动者自觉守法、守约的同时,制定内部规章制度,对劳动者擅自离职的行为进行限制和处罚。此外,根据《劳动法》第17条第2款和第90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中与劳动者约定针对擅自离职行为的损失赔偿条款。如果可以计算出损失额,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按实际损失额进行赔偿;如果无法计算损失额,可以约定一个具体的索赔数额。此外,根据《劳动法》第91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还可以要求招用该擅自离职但尚未与本单位结束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综上所述,劳动者擅自离职,即未办理离职手续,是违法的行为。对于因劳动者擅自离职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劳动者将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此外,这种行为也表明劳动者的不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