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补偿金不付怎么办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6-20
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非法辞退劳动者的,劳动者是可以请求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一般是按劳动者月平均工资进行计算的,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那么离职补偿金不付如何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劳动者离职补偿金不付的解决途径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适用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的规定,以下劳动争议适用该法:(一) 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 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 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 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 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解决途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的规定,当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选择以下解决途径:1. 协商调解:当事人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如果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可以选择其他途径解决争议。2. 劳动仲裁: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除非法律另有规定。
经济补偿金缴税标准的确定方式
根据《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57号)的规定,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获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退职费、安置费等所得,需要按照以下方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1. 一次性补偿收入的个人所得税计算:个人因解除劳动关系而获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该部分的金额,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的规定计算个人所得税。这意味着该部分可以视为数月工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具体平均办法为:将个人获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根据实际工作年限计算,超过12年的按照12年计算。2. 扣除其他费用:个人领取一次性补偿收入时,可以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予以扣除。3. 破产企业安置费免税: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宣告破产后,企业职工从该破产企业获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4. 再次任职免补缴税:个人在解除劳动合同后又再次任职或受雇的情况下,已经缴纳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的个人所得税不再与再次任职或受雇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计算补缴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