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2-09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医疗期是指劳动者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而停止工作接受治疗休息的期限。根据《关于本市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的医疗期标准的规定》,医疗期的长度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年限来确定。在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第一年,医疗期为3个月。随后每满1年工作,医疗期增加1个月,但总长度不得超过24个月。对于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评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不符合退休或退职条件的劳动者,医疗期可以延长。
延长的医疗期需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具体约定,但是约定的延长期限与前述规定的医疗期合计不能低于24个月。根据上述规定,任何职工一旦生病,用人单位不能立即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必须等待医疗期满后才能进行解雇手续,否则将构成非法解雇,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的规定,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无法从事原工作,也无法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提前30天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6条的规定,如果劳动者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无法从事原工作,也无法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发放经济补偿金。每满一年工作,应发放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放不低于6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我爱人在一家私企工作多年,现在生病了,且一时难以治愈,近期无法上班,于是单位就发出了解雇通知。我们希望单位给点补偿,但老板说,是你们自己不能来上班的,又不是企业不要你们,哪来的补偿?请问这方面有什么法律规定?
首先,我要明确,该老板的说法是错误的。下面我将根据法律规定进行解答。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医疗期是指劳动者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而停止工作接受治疗休息的期限。根据《关于本市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的医疗期标准的规定》,医疗期的长度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年限来确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劳动者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无法从事原工作,也无法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可以提前30天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规定,如果劳动者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无法从事原工作,也无法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发放经济补偿金。
你可以根据以上规定进行核对,如果你丈夫仍处于医疗期内,单位不能解除合同;如果超过医疗期而确实无法上班,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支付规定的经济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