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行为内容包含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垄断法 > 垄断行为法律知识

垄断行为内容包含有哪些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0-05-25

 
70821
我国的企业常常因为价格的低廉在外国做生意时,被认为是垄断行为,又或者是倾销行为。那么到底该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小编今天就带大家来看一下“垄断行为内容包含有哪些”这个问题及其后续问题。关于这些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整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垄断行为

所谓垄断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违反竞争法规定的行为,其目的在于扩张自己的经济规模或形成对自己有利的经济地位。

垄断协议:

垄断协议分为横向垄断协议和纵向垄断协议。横向垄断协议是指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形成的垄断协议。纵向垄断协议是指经营者与下游交易相对人达成的垄断协议。

根据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下列垄断协议:

(1)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

(2)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

(3)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

(4)限制购买新技术、新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5)联合抵制交易。

(6)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根据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下列垄断协议:

(1)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

(2)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

(3)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豁免情形

如果经营者能够证明所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定正当性,这些协协则不受反垄断法禁止。所谓法定正当性,是指符合法律规定的豁免情形。根据我国《反垄断法》规定,具有法定正当性的情形有:

(1)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

(2)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进效率,统一产品规格、标准或者实行专业化分工。

(3)为提高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

(4)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会公共利益。

(5)因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

(6)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正当利益的。

(7)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上述(1)~(5)种情形,经营者还应当证明所达成的协议不会严重限制相关市场的竞争,并且能够使消费者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才能够满足法定正当性要求。

二、垄断行为内容包含有哪些

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第3条的规定,垄断行为一般指三种经济垄断,具体包括:(一)垄断协议;(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法》第8条有关行政垄断的规定与经济垄断并列。

延伸阅读
  1. 垄断采购来源是否违法?
  2. 反价格垄断规定的内容
  3. 法律责任的具体内容
  4. 垄断经营构成什么犯罪
  5. 垄断经营是否犯罪

反垄断法热门知识

  1. 反垄断法规定及其适用范围
  2. 法律属性的不同
  3. 垄断行为的分类
  4. 垄断价格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5. 反垄断法中知识产权滥用的条款
  6. 反垄断民事诉讼证明标准该如何构建
  7.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的不同
反垄断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