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2-26
根据《反价格垄断规定》,价格垄断行为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此外,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在价格方面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也适用本规定。
对于其他协同行为的认定,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在认定协同行为时,还应该考虑市场结构和市场变化等情况。
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以下价格垄断协议:
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以下价格垄断协议:
禁止行业协会从事以下行为:
价格是市场资源配置的信号,与市场供求和竞争相互作用。价格垄断行为的存在使得价格作为资源配置的信号失真,扭曲了调节生产和流通的杠杆,限制或排斥了公平、充分竞争,对正常的市场秩序造成危害。虽然在规模经济基础上建立的垄断厂商形成垄断价格行为对资源配置效益有利,但它仍然阻碍了竞争效率。
垄断企业和竞争企业所决定的均衡价格和产量是不同的。垄断企业在价格高于边际成本的地方进行生产,而竞争企业是在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处进行生产。因此,垄断产量低于竞争产量,垄断价格高于竞争价格。垄断通过限制产量提高价格,导致消费者在购买相同数量的产品时支付更高的价格,损失部分利益。
垄断价格高于竞争价格,垄断产量低于竞争产量。在垄断产量水平上,每增加一单位产出,边际成本都小于竞争价格,继续扩大生产仍然有利可图。然而,垄断限制生产,使得企业损失这部分利益。从社会整体角度来看,垄断因减产给社会造成损失,减少了一部分社会福利,付出了社会成本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