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的区别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垄断法 > 垄断行为法律知识

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的区别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24

 
38712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起来,但是,这时候有一个对行业有着很大影响的东西,那就是垄断,而垄断又分为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那么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的区别是怎样的?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就带大家详细的了解一下。

概念上的区别

自然垄断是由市场的自然条件而产生的垄断,竞争可能导致资源浪费或市场秩序混乱;行政垄断是指国家出于国民经济发展的目的,对某些部门和国有自然资源实行独占。

产生的主导因素上的区别

自然垄断主要在于经济效益;行政垄断主要在于安全(如军工业)或对资源的控制需要(如烟草行业)等其他因素。

经济运行上的区别

自然垄断往往依赖一定的产业网络进行;行政垄断不具备网络经济的特征,可以采取多渠道输送产品。

产品的必须性上的区别

自然垄断产业提供的是日常生活必需品;行政垄断领域提供的物品大部分是非日常必需品。

行政垄断的危害

破坏市场竞争

行政垄断是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干预竞争、排斥竞争,形成人为的市场壁垒,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特别是在部门垄断和地区封锁的情况下,市场竞争进入无序状态,竞争机制无法发挥作用。

制约整体社会福利提高

行政垄断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限制了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行政垄断还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效率低下,阻碍了社会整体福利提高的可能性。行政垄断行业凭借垄断优势获取巨大经济利益,导致现阶段社会分配不公。

破坏经济自由和经济民主

行政垄断与经济民主背道而驰,行政垄断通过行政命令限制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剥夺了市场主体的独立人格和经济自由,破坏了经济自由和经济民主。

容易导致腐败

行政垄断由于行政权力的控制,滥用权力、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容易发生。企业为了获得行政垄断的保护,会进行行贿,导致官商勾结和腐败现象。

反垄断法的适用范围

反垄断法具有双重职能,既要抑制垄断的消极因素,又要保护垄断的积极成份。

根据《反垄断法》,以下情形不适用该法第十三条和第十四条的规定:

不适用反垄断法的情形

  1. 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的目的
  2. 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进效率,统一产品规格、标准或实行专业化分工的目的
  3. 为提高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的目的
  4. 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
  5. 因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或生产明显过剩的目的
  6. 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正当利益的目的
  7. 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反垄断法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垄断协议。

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其他协同行为。

延伸阅读
  1. 行政补偿和行政给付的区别
  2.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有哪些
  3. 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区别
  4. 离婚纠纷为什么不能仲裁
  5. 侦查措施和强制措施的区别

反垄断法热门知识

  1.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
  2. 行政垄断行为的界定
  3. 汽车行业的垄断行为的表现是怎么样的
  4. 垄断市场价格是否违法?
  5. 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的区别
  6. 合同无效与不成立的区别是什么?
  7. 违法与违宪的主要区别
反垄断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