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垄断行为的法律认定程序是如何的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1-15
价格垄断行为的法律认定程序是如何的,关于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整理了以下资料,如果你想知道价格垄断行为的法律认定程序是如何的,就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吧,相信看过下文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一定会对“价格垄断行为的法律认定程序是如何的”有所了解。
价格垄断行为的法律认定程序是如何的
反垄断法规定的价格垄断违法行为
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价格垄断违法行为共有15种形式:
- 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的垄断协议。
- 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价格垄断协议。
- 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的垄断协议。
- 经营者与交易相地人达成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的垄断协议。
- 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订定的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的其他(价格)垄断协议。
- 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底价购买商品。
- 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 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实行差别待遇。
- 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价格)垄断行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价格垄断行为。
- 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经营者,得用其控制地位或专营专卖地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价格垄断行为。
- 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对外地商品设定歧视性收费项目,实行歧视性收费标准,或者规定歧视性价格的行为。
- 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强制经营者从事本法规定的(价格)垄断行为。
- 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价格)规定。
- 行业协会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达成价格垄断协议。
价格垄断行为的分类
根据上述15项违法行为,可以将其分为三类:
- 与价格法规定基本相同的违法行为,包括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的垄断协议、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的垄断协议、经营者与交易相地人达成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的垄断协议、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底价购买商品、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实行差别待遇。
- 与价格法规定有较大区别但内容基本相似的违法行为,即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行不合理的高价或低价。
- 与价格法规定内容完全不同但没有法律矛盾的违法行为,包括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价格垄断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价格垄断行为、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经营者,得用其控制地位或专营专卖地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价格垄断行为、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对外地商品设定歧视性收费项目,实行歧视性收费标准,或者规定歧视性价格的行为、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强制经营者从事本法规定的(价格)垄断行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价格)规定、行业协会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达成价格垄断协议。
价格垄断行为的执法机构
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反垄断执法工作由国务院规定的承担反垄断执法职责的机构负责。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相应的机构负责有关反垄断执法工作。
目前,国务院尚未规定反垄断执法机构,也未授权省级人民政府的具体机构可以负责反垄断执法。根据现有法律(价格法),国家发改委有权对价格垄断行为进行查处。省级人民政府的价格(发改)部门也有权对价格垄断行为进行查处。省以下价格主管部门有权对价格串通和低价倾销的价格垄断行为进行查处。对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价格串通和低倾销,由省级人民政府的价格主管部门进行认定。
在国务院没有作出新的规定之前,应按照价格法的规定执行。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应主动承担反垄断执法责任,并为反垄断法的实施做好准备。
对于价格垄断行为的认定权虽然不在市县,但市县价格主管部门仍应主动执法,提供相关信息和案件处理工作。市县物价部门在发现、调查和处理价格串通和低价倾销行为方面仍具有权力。
鉴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应积极承担反垄断执法责任,并解决市县价格主管部门认定行政区内价格串通和低价倾销的权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