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法律关系的产生和终止是如何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拍卖法 > 拍卖法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拍卖法律关系的产生和终止是如何的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05-30

 
69630
法律关系的产生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事件和行为在当事人之间作用的结果,引起拍卖法律关系产生的原因在于主要是拍卖当事人之间缔结的合同,法律关系的开始是因为合同的缔结,终止时因为合同的结束,接下来就跟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看看吧。

拍卖法律关系的产生

拍卖委托合同

拍卖委托合同是指拍卖人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人的利益下执行一定行为,并从委托人处获得报酬的协议。拍卖委托合同的缔约方式通常采取谈判缔约方式,包括准备、谈判和签约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信件、电报、电传等方式只要明确表达了当事人的意思并传达到了对方,都可以作为有效方式。拍卖委托合同的成立标志着拍卖法律关系的产生。

拍卖成交合同

拍卖成交合同是指根据约定或拍卖规则,拍卖人与竞买人之间达成的成交协议。对于拍卖人来说,达成拍卖成交合同是履行拍卖委托合同的关键。拍卖人必须充分注意自己在拍卖委托合同中的承诺义务。对于竞买人来说,拍卖成交合同与拍卖委托合同无关,竞买人只视拍卖人为对方当事人。拍卖成交合同的缔约方式具有特殊性,要约和承诺表现出一些特殊性。竞买人处于要约方地位,要约采用叫价、应价方式表达;拍卖人处于承诺方地位,承诺采用击槌等方式表达;要约和承诺均面对面做出,且不得变更和撤回。

根据我国《拍卖法》的规定,竞买人的最高应价经拍卖师落槌或其他公开表示买定的方式确认后,拍卖成交。拍卖成交后,买受人和拍卖人应当签署成交确认书。成交确认书是指双方在成交后以书面形式加以确认,将其行为从口头表达转化为书面合同形式。这一规定对拍卖成交后的相应后果产生明显影响,并在可能发生的相关诉讼中作为有效的书证。

拍卖法律关系的终止

拍卖法律关系的终止是指由于一定情形的出现,拍卖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灭。

终止可分为正常终止和非正常终止。正常终止是指拍卖当事人按照合同或约定履行完毕,无论是否成交,都导致正常终止。非正常终止是指在拍卖程序按照合同或约定履行完毕之前,由于某些情形出现导致终止拍卖程序。

与终止相邻近的概念是中止。当拍卖标的的所有权或处分权存在争议、不可抗力原因导致拍卖活动暂时难以继续进行或委托人有正当理由要求暂缓拍卖时,采用中止较为恰当。中止只是暂停拍卖程序,中止情形消除后,拍卖将继续进行。而终止意味着永久性地结束拍卖程序,法律关系也随之终止。

延伸阅读
  1. 夫妻分居时签订的分居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
  2. 二房东怎么维权让租户搬离
  3. 用人单位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证明的义务
  4. 老年人劳动关系的确定
  5. 上海九级伤残赔偿标准2024多少钱大概

拍卖法热门知识

  1. 买受人违约责任的特殊性
  2. 知识产权评估的实施
  3. 肇事车法院可以拍卖吗
  4. 被执行人是否有权要求停止拍卖?
  5. 为什么需要强制性资产评估
  6. 国有资产拍卖底价的确定程序
  7.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和本公司的拍卖规则,佣金支付标准如下:
拍卖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化妆师聘用合同范本
  2. 餐饮公司/企业劳动合同范本
  3. 劳动合同保密协议范本
  4. 厦门市劳务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