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裁员的法律规定和赔偿方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辞退解雇法律知识

公司裁员的法律规定和赔偿方式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5-06-17

 
43025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三)的规定,当劳动合同订立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经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按照第四十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来确定。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不满一年但超过六个月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如果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按照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来确定,但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月工资是指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个别裁员的经济补偿计算方式

根据以上规定,个别裁员的经济补偿计算方式是等同于规模裁减人员的计算方式。即一个月提前通知金加工作年限乘月平均工资,其中月平均工资和工作年限有上限。

被裁员五险一金的缴纳

企业裁员时,如果劳动合同到期,可以终止劳动合同;如果劳动合同未到期,企业需要额外支付一个月基本工资。

五险一金必须购买至劳动合同终止日期。如果是提前裁员,必须购买到离职后一个月才能终止缴纳。

具体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如下:

  1. 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21%,个人缴费比例为8%。
  2. 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9%,个人缴费比例为2%加3元。
  3. 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2%,个人缴费比例为1%。
  4. 工伤保险:单位每月为劳动者缴纳0.5%,劳动者无需缴纳。
  5. 生育保险:单位每月为劳动者缴纳1%,劳动者无需缴纳。
  6. 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但最高缴费额不得超过职工平均工资的10%。从2010年下半年起,全市统一规定所有用人单位按工资的12%办理缴纳住房公积金。
延伸阅读
  1.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隐患和风险
  2. 合同的定义和含义
  3. 有限公司解散协议的撰写
  4. 附条件终止合同的效力
  5. 问题一:员工是否应无条件服从企业的调岗决定?

劳动保障热门知识

  1. 退休离职补偿金的标准
  2. 公司入职未签订劳动合同辞职后工资被扣怎么处理
  3. 公司解散时员工的赔偿权益
  4. 债权债务未结清合同的解除问题
  5. 公司倒闭员工补偿:权益保障与法律依据
  6. 后合同义务的特点
  7. 正式员工入职合同主要条款
劳动保障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化妆师聘用合同范本
  2. 餐饮公司/企业劳动合同范本
  3. 劳动合同保密协议范本
  4. 厦门市劳务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