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4-02-07
契约自由,也称合同自由,是指契约的成立必须基于当事人的意思一致,契约的权利义务仅以当事人的意志为基础,才具有合理性和法律效力。契约自由原则反映了商品经济的本质要求,表明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必须基于当事人的合意产生。当事人有权自由地设置合同内容和形式,排除来自外界的干涉,对合同的订立和双方权利义务的消灭有权做出独立选择和决定。当事人可以根据各自的权利和利益作出约定,也可以就自己的责任作出合理的约定而不受他人约束。合同责任是一种财产责任,具有补偿性质,即填补受害人损失的性质。合同责任的补偿性和财产性体现了合同责任的私人性质,即主要关系到当事人的利益,与他人无关。
从效率方面来看,契约自由观念对于免责条款的放任在特定场合也是有效率的。自由协议的免责条款在这些场合允许了一种比标准法律规则提供的分配方式更有效率的危险分配方式。这种效率来源于协议解决方式的精确性,责任界定更明晰、危险承受者的确认更清楚。协议解决方式比传统的通过法律来分配责任更有效率和精确,这反映了合同法和民法市场法和交易法的特点。明晰和快速准确的利益和不利益分配会促进市场主体参与经济生活的积极性。
免责条款面临的问题及表现
然而,格式免责条款的大量出现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格式合同的先天不足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格式合同是一方当事人预先拟定的,使用人对该行业格式合同条款制定的垄断性权利排除了相对人选择和协商的可能性,构成了对相对人的强制性。格式合同的要约人利用自身的强势地位,肆无忌惮地侵害相对人的合同利益。由于格式合同大量反复使用,对社会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威胁。因此,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国家必须进行干预和控制。这在《合同法》中得到了体现,例如合同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合同中的造成对方人身伤害或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无效。第四十条规定格式条款具有免除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情形无效。因此,对于格式合同及其免责条款的效力应该受到严格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