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合同义务的内容及如何解释先合同义务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履行要素法律知识

先合同义务的内容及如何解释先合同义务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1-18

 
62426
先合同义务的内容及如何解释先合同义务?相信很多人对这样的法律问题是很陌生的,这样的问题涉及到先合同义务的概念和先合同义务的内容,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各位读者进行解释。

先合同义务的内容

1、协力义务

协力义务是指缔约双方共同努力促成合同的成立。在合同缔约过程中,可能出现导致合同无法成立的情况,例如发现新合作伙伴、提出新要求等,频繁修改协议可能导致合同无限期延迟,要求对方让利或承担更多债务等。如果一方当事人无力或无意愿履行合同,恶意谈判或恶意终止谈判并损害对方利益,并且有证据证明该行为,就违反了协力义务。

2、告知义务

告知义务包括以下内容:

3、保护义务

保护义务是指在合同缔约过程中,当事人应尽必要的注意义务,相互促进,保护对方的人身和财产权利不受侵犯。同时,不得滥用经济上的优势地位,胁迫对方,对对方施加不当影响或利用对方的无经验或急迫需要取得不当利益。近年来,类似消费者在商场内行走或乘坐电梯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经济纠纷案件逐渐增多。如果不在缔约过失责任中规定保护义务,而要使用侵权责任的规定,将在举证责任方面存在困难,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因此,有必要完善先合同义务的立法。

4、保密义务

保密义务是指在缔约谈判过程中,不得向外界泄露或擅自使用对方的个人身份、财产状况、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信息。由于缔约过程中当事人之间建立了特殊信赖关系,了解了对方一些局外人不可能知道的情况。根据诚信原则,不得泄露和不正当使用,否则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除了以上几种具体义务,基于诚信原则的先合同义务还包括照顾、忠实等。为了保证法律的公正,必须深刻认识诚信原则并以其为依据来衡量。

先合同义务的解释

1、合同关系的逐渐发展过程

合同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当事人之间的结合关系,不是一蹴而就的。合同的订立需要经历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要约人发出要约,承诺人做出承诺。在这个过程中,合同当事人之间建立了信用关系,先合同义务逐渐产生。如果当事人任由自己的意志驱使,不考虑对方,这可能违背公平、诚实信用原则,损害对方的权益。

2、先合同义务的主观义务和客观义务

先合同义务包括主观义务和客观义务两个方面。

主观义务是指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缔约人必须以诚实信用的态度积极接触磋商,最终目的是促成合同的成立。例如,受要约人在收到要约后,应及时做出真实的意思表示,并在承诺期限内通知要约人接受或拒绝要约。如果受要约人违反这一义务,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客观义务是指缔约人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必须履行或不履行的行为。具体包括提供与合同有关的真实情况,不得故意隐瞒重要事实,保守商业秘密,及时通知与合同有关的重要事项,与对方合作促进合同的及时合法成立等。先合同义务在法律上具有确定性和强制性。确定性体现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先合同义务的内容,具体体现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和第四十三条的规定中。强制性是指法律强制合同当事人必须遵守先合同义务,否则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3、违反先合同义务的民事责任

违反先合同义务会导致缔约过失责任,即缔约人因故意或过失违反先合同义务,造成相对方损害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缔约过失可能导致两种后果:一种是因缔约人的过失导致合同不能成立,同时使相对方受到损害;另一种是因缔约人的过失导致合同虽然成立,但属于无效或应被撤销的合同,从而使相对方受到损害。无论哪种后果,都要对缔约人之间产生损害赔偿责任,即缔约过失责任。

延伸阅读
  1. 因不可抗力导致民事责任免除和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
  2. 内部承包合同中的责任约定与项目经理的民事责任
  3. 合同附随义务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4. 违约责任合同是否是过错
  5. 土地出让合同纠纷案例及分析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不可撤销居间合同的要求
  2. 长时间不能履行合同的解决办法
  3. 瑕疵履行在中国法律中的定义
  4. 拒绝履行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5. 定金返还问题及适用定金罚则的条件
  6. 合同法中的拒绝履行和迟延履行区别
  7. 退工的时候保密协议怎么履行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