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4-20
在订立格式条款时,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保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公平确定。具体而言,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以合理的方式提供免除或限制其责任的内容,并在合同订立时采用足以引起对方注意的文字、符号、字体等特别标识。同时,对方有权要求对该格式条款进行说明。
如果格式条款中免除或限制相对人责任的条款,或者排除相对人主要权利的条款,该条款将被视为无效。
以下情形下,格式条款将被视为无效:
如果格式条款对以下事项进行免责,该条款将被视为无效:
如果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如果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应当采用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如果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制定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同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格式合同制订者过于强调保护自身利益而忽略了相对人的利益保护,违反公平原则从而影响合同效力的风险。
格式合同中免除或限制相对人责任的条款以及提请相对人注意的方式不当的风险。
格式合同中存在违法情形、免除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风险。
特别条款的效力可能优于格式合同条款,因为特别条款更符合意思自治原则。
对格式合同有两种以上解释时,应当做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格式合同的有关条款由一方预先确定,不同于一般合同的共同协商拟订。
格式合同条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具有稳定性,且具有反复使用的特点。
格式合同的要约向不特定的多数人发出,具有持续性和细节性。
格式合同的内容由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或机构制定,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
格式合同制订者利用经济或其他绝对优势地位,将预定的格式条款强加于对方,存在不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