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02
根据新《保险法》的要求,保险经营者需要进行一系列改进,以确保如实告知的实施。仅仅完善保险经营管理是不够的,还需要特别完善签收制度、加强核保工作和售后服务的管理,并完善保险流程管理。
例如,在过去的保险纠纷中,由于保险人没有或未执行签收制度,导致无法提供已告知的任何证据。最终,由于保险单中有重要提示,如“请详细阅读承保险种对应的保险条款,特别是责任免除和投保人、被保险人义务”,保险人拒绝赔偿。被保险人同样未主张明知有重要提示的权益。根据旧法,最终责任可能由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各承担一半,或者由其中一方独自承担。然而,根据新法规定,《保险法》第17条要求订立保险合同时应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保险人向投保人提供的投保单应当附带格式条款,并要求说明其内容,特别是责任免除条款。保险人应在保险单证上提示并明确说明。如果未进行提示或明确说明,免责条款将无效。因此,保险人必须提供条款和说明,否则无法证明履行如实告知义务。
在完善保险自律组织制度的同时,还需要改进“黑名单制度”,将不诚信的代理人名单公开,同时区分失信者的情节,并规定其他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公司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聘用。此外,还需要完善行业自律公约,并确保其有效实施。这样做可以更好地发挥保险行业协会在维护保险行业自律组织、维护行业利益和提高保险行业公信力方面的作用。
为了确保保险经营者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保险监管机构应建立相应的制度。这样做可以对违规机构进行处罚,并给予影响其信用的压力,最终使其失去机会。完善监管规章对于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完善保险诚信制度和保险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