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自建房屋施工中的雇员受害赔偿纠纷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房屋租赁 > 居住用房租赁法律知识

私人自建房屋施工中的雇员受害赔偿纠纷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2

 
410656

背景

近年来,私人自建房屋交由不具备建筑法规定资质的人组织施工,导致工人在拆房、建房过程中发生事故而遭受人身损害的案件数量逐年增加。根据某基层人民法院2010年判决的案件来看,房主与施工人对雇员所受损害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这种判决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十六条,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第五十条规定,房屋拆除应当由具备保证安全条件的建筑施工单位承担,由建筑施工单位负责人对安全负责。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对雇员所受伤害,发包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承包人没有相应资质的,二者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对此类纠纷未作规定,但该法并未废止前述司法解释第十一条,且该条规定与《侵权责任法》并无冲突之处,该条司法解释仍然适用。

问题

在我国,承包建筑工程或拆除房屋的施工方要具备《建筑法》规定的相应资质,必须符合严格的资质审核、认定程序。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许多私人自建房屋的施工方并不具备相应资质,导致工人在施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后,房主与施工方几乎都对受害人遭受的损害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观点

筆者认为,要求施工方具备相应资质不符合国情。首先,具备建筑、拆房资质的企业难以满足我国庞大的“自有房屋”修建市场的需要。其次,拆除和修建自有房屋,交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方进行,属于“客观不能”。再次,严格要求拆除和修建自有房屋交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进行,将造成建筑业垄断,为建筑企业哄抬建房价格提供可乘之机。最后,无视拆除和修建自有房屋的现状,要求施工方具备相应资质的法律规定只会被架空,而且错误地引导现实中大肆承包(或承揽)建筑工程但无相应资质的施工方将施工风险转移至房主,忽视施工安全的保障和管理,进而发生更多的“雇员受害赔偿纠纷”。

建议

为了解决“拆除和修建自有房屋施工方的资质问题”,笔者呼吁有关机关对此进行大规模调研,制定兼顾国情的法律规定。

房屋租赁热门知识

  1. 夫妻离婚后公房承租问题的法律规定
  2. 门面拆迁租房人的补偿标准
  3. 土地收益权的质押问题
  4. 公租房履约押金的交纳
  5. 开发商未出售的房屋是否可出租
  6. 一、房屋租赁登记备案所需材料
  7. 房屋租赁证办理流程及法律规定
房屋租赁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