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24
对于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在查处中有着不同的分工。
在生产、流通领域中,如果涉及到产品质量责任问题,由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查处,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则提供协助。
对于市场管理和商标管理中的违法行为,如发现生产、销售掺假产品、冒牌产品的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查处,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协助。
对于市场上倒卖、骗卖劣质商品的行为,如果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现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查处,如果需要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的协助,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会提供相应的支持。而如果是由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发现的,由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查处,如果需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协助,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提供相应的支持。
假冒伪劣商品是指那些具有不真实性因素和社会危害性的假冒伪劣物质产品,但不包括精神产品。
假冒商品在制造过程中,通过逼真地模仿其他同类产品的外部特征,或未经授权地对已受知识产权保护的产品进行复制和销售,以冒充别人的产品。在市场上,假冒商品主要表现为冒用、伪造他人商标、标志;冒用他人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厂名厂址;冒用优质产品质量认证标志和生产许可证标识的产品。
伪劣商品是指那些违反我国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生产和经销商品,其质量和性能指标不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要求,甚至是无标生产的产品。
假冒商品和伪劣商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是相同类型的商品,可以互相转化或相互包含。
假冒商品是指非常逼真地模仿某个商品外观,使用户、消费者误认为该商品是真品。假冒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在未经授权、许可或认可的情况下,对受知识产权保护的商品进行复制和销售。复制一般是指商品的商标、包装、标签或其他重要特性的复制。假冒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行为违反国家法律和法规的规定,以假借名牌或名家旗号的手法,生产销售其产品,给用户和消费者带来损害。因此,假冒商品在广义上也属于伪劣商品的一种。
伪劣商品主要指质量低劣或失去使用价值的商品,其质量和性能指标不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要求,甚至是无标生产的产品。伪劣商品与假冒商品有所区别,伪劣商品不包括冒用产地、厂名或认证标志、名优标志、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然而,如果伪劣商品假冒其他名牌商品进行销售,那么它既是伪劣商品又是假冒商品。伪劣商品与正品有严格的区别,正品是符合质量标准的商品,而伪劣商品则不符合质量标准,可能存在明显的外观瑕疵或影响使用价值的次品,甚至是无法正常使用的废品。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对于识别和控告假冒伪劣商品有所帮助。一般来说,假冒伪劣商品的价格相对于正品较低,因为其制作成本降低,但可能缺乏正品的安全保障。如果作为消费者在生活中受到侵犯了自己的权益,建议您寻求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