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8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棚户区房屋买卖需要确保合法性,其中关键是审查房屋是否具有合法产权以及出售人是否是房屋的合法所有人。
根据《不动产登记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条的规定,不动产登记机构应根据不动产登记簿,填写并核发不动产权属证书或不动产登记证明。除了办理抵押权登记、地役权登记、预告登记和异议登记时向申请人核发不动产登记证明外,不动产登记机构还应依法向权利人核发不动产权属证书。不动产权属证书和不动产登记证明应加盖不动产登记机构登记专用章,其样式由国土资源部统一规定。
根据《不动产登记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申请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时,需根据不同情况提交以下材料:不动产权属证书、买卖、互换、赠与合同、继承或受遗赠的材料、分割、合并协议、人民法院或仲裁委员会生效的法律文书、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相关税费缴纳凭证以及其他必要材料。若不动产买卖合同需要备案,申请人在申请登记时还需提交经备案的买卖合同。
若购房者经工程质量监督单位核验后发现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购房者有权退房并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并可要求开发商赔偿损失。
若购房者所购房屋主体质量合格,但存在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的其他质量问题,开发商应承担违约责任,购房人可要求解除合同并获得赔偿。所谓的“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是指购房者所购房屋出现严重质量问题,即使经过修复仍无法保证购房者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正常居住使用。
若购房者所购房屋存在质量问题但未达到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的程度,购房者不能要求解除合同退房,只能要求开发商在保修期内承担修复责任。若开发商拒绝修复或在合理期限内拖延修复,购房者可自行或委托他人进行修复,修复费用及期间造成的其他损失由开发商承担。
发生质量问题后,购房者应初步分析质量缺陷的程度,判断是否涉及房屋主体质量问题或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的情况,以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上两种房屋质量纠纷案例中,购房者采取了正确的维权方式,维护了自身权益。但若选择不正确的方法,购房者即使有委屈也难以保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