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对"居住权"的规定及权利义务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其它房产知识 > 房地产产权法律知识

民法典对"居住权"的规定及权利义务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8

 
394560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房屋的用益物权是比较多的,包括房屋使用、出租、居住等的权利,新发布的民法典增加了房屋居住权的规定,那么民法典增加的“居住权”制度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民法典增加的"居住权"制度是什么(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民法典增加了房屋居住权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居住权的设立、登记和解除等规定。

1. 居住权的设立与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规定,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和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根据第三百六十七条规定,设立居住权需要当事人以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居住权合同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和住所、住宅的位置、居住的条件和要求、居住权期限以及解决争议的方法。

2. 居住权的设立和登记

根据第三百六十八条规定,居住权一般无偿设立,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情况除外。设立居住权时,应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从登记时开始生效。

3. 居住权的转让和继承

根据第三百六十九条规定,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一般不得出租,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情况除外。

当居住权期限届满或居住权人死亡时,居住权将被消灭。在居住权消灭时,应及时办理注销登记。

二、居住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1. 居住权人的权利

居住权人享有以下权利:

(1)享有对房屋的使用权,但使用权必须限于居住目的。

(2)享有与房屋使用权相关的各项权利,如相邻权等。

(3)有权对房屋进行修缮和维护,以满足居住目的。

(4)在居住期间内,有权将房屋出租给他人并收取租金,但必须符合相关法律要求,例如承租人转租必须得到原出租人的同意。

2. 居住权人的义务

居住权人有以下义务:

(1)在居住期间负责保管房屋。

(2)不得将居住权设定为抵押或任何其他权利负担。

(3)应承担房屋的日常管理和维修费用,以及其他合理的使用费用。

(4)不得随意改变房屋的结构和用途。

(5)在居住期满时,有义务返还房屋。

其它房产知识热门知识

  1. 科研用地的抵押权问题
  2. 国有划拔宅基地的买卖问题
  3. 使用年限
  4. 注册公司办公场所要求及选择
  5. 拆迁安置房买卖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
  6. 农村宅基地的确权和使用权问题
  7. 婚前购房的房产加名流程及注意事项
其它房产知识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