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案件管辖确定方法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26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有一些行政违法行为是会采取行政拘留等强制措施的,而行政拘留是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由公安机关执行的,那么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案件怎样确定管辖?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依据法律规定确定管辖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行政机关基于同一事实同时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和其他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情况,应由被告所在地或原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进行管辖。
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八条规定,原告所在地包括原告的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以及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地点。因此,对于行政机关基于同一事实同时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和其他行政强制措施或行政处罚不服的情况,应由被告所在地或原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进行管辖。
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情形
改变事实和证据的认定
一种情形是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所认定的主要事实和证据。如果复议决定所认定的主要事实和证据与原具体行政行为所认定的主要事实和证据有所不同,即复议决定采纳了与原行政行为不同的证据,或者复议决定增加了更多新的证据来支持其所认定的事实,则可以认为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然而,如果复议决定只是对原具体行政行为所认定的主要事实和证据进行不同的表述,而没有影响原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权利义务,那么就不属于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情形。
改变适用的规范依据
另一种情形是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所适用的规范依据,并对案件的定性产生影响。如果复议决定与原具体行政行为所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不同(包括适用的法条不同),导致对案件定性发生改变,则可以认为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然而,需要同时满足“改变适用规范”和“对定性产生影响”这两个条件。如果复议决定仅仅是增加或减少了引用的规范性文件或法条,而未对案件定性产生影响,则不属于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情形。
改变处理结果
第三种情形是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处理结果。如果复议决定撤销、部分撤销或变更了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处理结果,则可以认为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