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6-13
劳动关系的主体范围较为狭窄,一方是劳动者个人,另一方是企业、事业单位或私人企业的用人单位。而雇佣关系的主体范围相当广泛,包括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以及公民与法人之间。
劳动关系中,劳动者隶属于用人单位,受其管理和约束,需服从用人单位的各项制度,双方存在着管理与被管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雇佣劳务关系中,双方是平等的主体关系,一方不受另一方的约束,工作安排上有较大的空间,不具备隶属关系。
劳动关系中,许多权利义务的确定受到国家干预,以国家法定的工资、劳动时间、劳动保护等条款为内容。而雇佣关系中,双方的权利义务是通过自由协商来确立的。
劳动关系中,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员,并需遵守该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而雇佣关系中,劳动者并不是用人单位的成员,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对劳动者不具有约束力。
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享有法定的休息休假权利、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利、职业培训权利、社会保险和福利等权利。劳动报酬支付按月、足额并以现金方式发放。而在雇佣劳务关系中,劳动者仅享有少数权利保障,对于社会保险和福利等权利只能依据双方约定享有。劳动报酬支付一般按次结清,也可由双方约定发放时间和方式,并不受劳动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具有长期、持续、稳定在用工单位工作的意图,用人单位也以长期提供劳动为目的。而雇佣关系中一般是以完成一项工作为目的,并不具备长期、持续、稳定的特征。
劳动关系发生纠纷要依据劳动法律进行解决,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等。而雇佣劳务关系发生纠纷要依据民事法律进行调整,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条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
以上是劳动关系与雇佣劳务关系的几点区别,通过对近几年的审判实践经验的总结,可以对两者进行明确区分。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人民法院: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