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的认定法律知识

如何确定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6-13

 
332506

劳动关系与雇佣劳务关系的区别

一、主体范围

劳动关系的主体范围较为狭窄,一方是劳动者个人,另一方是企业、事业单位或私人企业的用人单位。而雇佣关系的主体范围相当广泛,包括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以及公民与法人之间。

二、紧密程度

劳动关系中,劳动者隶属于用人单位,受其管理和约束,需服从用人单位的各项制度,双方存在着管理与被管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雇佣劳务关系中,双方是平等的主体关系,一方不受另一方的约束,工作安排上有较大的空间,不具备隶属关系。

三、权利义务确定方式

劳动关系中,许多权利义务的确定受到国家干预,以国家法定的工资、劳动时间、劳动保护等条款为内容。而雇佣关系中,双方的权利义务是通过自由协商来确立的。

四、劳动者地位

劳动关系中,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员,并需遵守该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而雇佣关系中,劳动者并不是用人单位的成员,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对劳动者不具有约束力。

五、待遇与劳动报酬支付方式

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享有法定的休息休假权利、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利、职业培训权利、社会保险和福利等权利。劳动报酬支付按月、足额并以现金方式发放。而在雇佣劳务关系中,劳动者仅享有少数权利保障,对于社会保险和福利等权利只能依据双方约定享有。劳动报酬支付一般按次结清,也可由双方约定发放时间和方式,并不受劳动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六、工作连续稳定性

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具有长期、持续、稳定在用工单位工作的意图,用人单位也以长期提供劳动为目的。而雇佣关系中一般是以完成一项工作为目的,并不具备长期、持续、稳定的特征。

七、法律适用

劳动关系发生纠纷要依据劳动法律进行解决,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等。而雇佣劳务关系发生纠纷要依据民事法律进行调整,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条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

以上是劳动关系与雇佣劳务关系的几点区别,通过对近几年的审判实践经验的总结,可以对两者进行明确区分。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人民法院:龚芬

延伸阅读
  1. 张成兵与上海市松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行政上诉案
  2. 私人家教的劳动关系问题
  3. 涉外劳动纠纷案件的处理方法
  4. 包工头签订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
  5. 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的法律关系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发放工资记录确认劳动关系
  2. 保险合同中投保人的变更及手续
  3. 劳动关系转移及经济补偿
  4. 农民工维权:合法途径解决工资拖欠问题
  5. 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依据
  6. 临时工伤亡赔偿标准
  7. 工会委员能否无故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