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赔偿金是否一次性发放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2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在离职的时候,用人单位要给予劳动者一定的经济补偿,因补偿产生纠纷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那么离职赔偿金是不是一次性发放?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一次性付清劳动者的工资,其中包括经济补偿。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公司能跟员工协商约定经济补偿金吗
在员工没有过错的前提下,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后,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给付经济补偿金。然而,有些公司为了尽快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利用员工对经济补偿金标准的不确定性,可能会与员工协商约定另一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
首先,根据“意思自治原则”,法律上并不限制公司与员工协商约定经济补偿金。
其次,公司与员工协商约定补偿金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协议是否受到支持。具体而言,经济补偿金约定将根据以下情况确定法律效力:
- 公司与员工协商约定低于法定标准的经济补偿金,属于公司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员工权利的情况,原则上该协议应当被认定为无效。如果员工按照约定领取经济补偿金后发现公司未按照法定标准支付,可以及时请求公司支付足额的经济补偿金。
- 经济补偿金的法定支付标准如下:
- 按员工在该公司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 工作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计算;
- 工作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如果公司与员工协商约定经济补偿金时,已经明确告知员工国家法律法规对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并且员工明知具体情况仍然自愿签订协议,不论经济补偿金是否达到法定标准,都应当认定为有效。
因此,在达成约定后,将视为员工对自己权利的自主处分,因此不能有所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