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偿金是否应纳税?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赔偿 > 工伤赔偿标准法律知识

赔偿金是否应纳税?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06-11

 
327323

经济赔偿金是否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相关法规,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获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具体缴纳标准如下:

1. 免税额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规定,个人因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

超过免税额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的规定,计算并缴纳个人所得税。

2. 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的计算

由于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数额较大,且被解聘人员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固定收入,因此,可以将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视为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并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均摊。

具体均摊方法为:将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得到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并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计算,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实际操作问题以主管税务机关的判定为准。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

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领取时间

一般而言,解除劳动合同后十五天内可以领取赔偿金。

在劳动者依法办理离职手续并完成交接后,用人单位必须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即离职证明),并结清劳动者的工资、押金和经济补偿。用人单位不得随意扣减、拖欠,劳动者可以要求结清。如有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向劳动局申诉或举报。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劳动关系双方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一次性支付劳动者工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办理劳动者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按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应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经济补偿。用人单位应至少保存两年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文本备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违法行为的,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经济补偿,如逾期不支付,还应按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一百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结论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标准需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缴纳。如果您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使用手心律师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我们的在线律师将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2]《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
[5]《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延伸阅读
  1. 没签合同就辞职有赔偿吗
  2. 2020年疫情期间企业是否可以解雇员工
  3. 新劳动法辞退员工补偿规定是什么
  4. 劳动关系解除责任的举证规定
  5. 伤残职工劳动关系解除协议的条款

工伤赔偿热门知识

  1. 自己工作不小心导致受伤,还能申请工伤吗
  2.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的分配规则
  3. 工伤十级私了赔偿金额的合理性
  4. 建筑工地工伤事故处理程序
  5. 劳动法对于辞退赔偿的规定
  6. 受伤如何申请工伤赔偿
  7. 劳动能力鉴定出来后如何申请赔偿
工伤赔偿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