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3-09-13
职工因工伤残医疗终结后,在确定其残废等级时,如职工本人有几项不同残废等级的,按重者定级;有两项以上(含两项)同级的,高定一级。
对因工残废的职工(包括全残退休人员)进行必要的康复情况或残废程度变化的检查,所需的检查费用由社会保险机构负担。经检查后残废等级提高的,享受相应等级的待遇,其一次性残废补偿金,按新等级标准,以市统计局公布的上年度本市、县(市)属职工平均工资作为计发基数,由社会保险机构补发差额。
达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条件的,给予办理退休,享受残废退休待遇。残废退休金按因工负伤前本人上一年的月平均工资作为计发基数,若因工负伤前本人上一年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上年度本市、县(市)属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按同年度本市、县(市)属职工月平均工资为计发基数;若高于同年度本市、县(市)属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最高以同年度本市、县(市)属职工月平均工资200%为限,超过200%的部分不作为计发基数。
因工残废被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经营者,由社会保险机构根据其残废等级按本人因工负伤时上年度本市、县(市)属职工月平均工资额为基数的一定比例发给残废退休金至死亡为止。
一次性残废补偿金(伤残补助金):以职工受伤前上年度本市(县级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计发基数,由市社会保险机构根据市劳动鉴定委员会评定的残废等级发给。标准为:一级残废发24个月,二级发22个月,三级发20个月,四级发18个月,五级发16个月,六级发14个月,七级发12个月,八级发10个月,九级发8个月,十级发6个月。
一次性工伤补偿金:本市留有轻度残疾(即八、九、十级残疾)的合同制职工和临时工,在劳动合同期满被辞退时,按职工受伤前上年度本市职工平均工资为计发基数,一次性发给工伤补偿金,八级残疾发10个月,九级发8个月,十级发6个月。资金由市社会保险机构和用人单位各负担50%。
非本市、县级市城镇常住户口的职工,因工受伤医疗终结后评定为五、六、七级残废;用人单位破产、关闭或确实无法安排工作,在其劳动合同期满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本人提出辞职的也可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发给一次性工伤补偿金,标准是职工受伤前上年度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分别计发十七、十六、十五年的金额一次性给职工本人。经费由社会保险机构和单位各负担50%,破产、关闭的企业在清产维护费中列支。
确有特殊困难要求一次性领取残疾退休金回原籍异地安置的工伤职工,可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签订合约,按规定的标准一次性计发10年的残疾退休金,终结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