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继承纠纷的解决方式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土地管理 > 土地纠纷法律知识

财产继承纠纷的解决方式有哪些

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3-08-16

 
290269

  财产继承是非常容易发生纠纷的,发生纠纷的大部分原因是财产的分配不均问题,遇到纠纷就要解决。那么,财产继承纠纷的解决方式有哪些呢?有什么案例介绍呢?下面将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财产继承纠纷的解决方式有哪些

  1、自行协商

  继承纠纷发生后,相关当事人可以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互谅互让,就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协商达成一个各继承人都愿接受的协议,然后按协议分割遗产。协商虽然是在产生纠纷的当事人双方之间进行,但也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平等自愿原则。协商不是法定的解决民事纠纷的必经程序,所以,必须在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的情况下,才能适用这种方式。再者,协商后达成的协议也必须是在双方当事人都自愿的基础上达成。

  (2)合法原则。分清是非是协商解决的前提,衡量是非的标准是继承方面的法律、政策的规定。经协商达成的协议本身也要合法,否则无效。值得注意的是,当事人在协商处理继承纠纷时,可以放弃自己的权利,对此不能按违法对待。

  (3)不损害国家、社会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原则。当事人不得为达成协议,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损害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或者侵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否则,这种协商便失去了公正性和合理性,因此,也不受法律保护。

  以协商方式处理遗产纠纷有利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团结,由协商解决完全基于有关当事人的自愿行为,因此处理后不会伤害彼此之间的亲情,也有利于纠纷的迅速、彻底解决。由于以协商方式处理遗产纠纷,不需经过别人的调解,更无须诉诸法院,节省了当事人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同时,由于协议是当事人自行协商达成的,因而能够使纠纷得到彻底解决。

  2、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群众性组织。在发生继承纠纷后,如有关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以继承法为依据,通过说服教育的方法来调解纠纷,促使当事人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互相谅解,互相让步,达成协议。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协议达成以后,各当事人都应当自觉遵守和履行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继承纠纷发生后,经协商不成时,可以不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不成协议的,任何一方也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应当注意的是,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3条的规定,继承纠纷不能仲裁。因此,有关当事人之间因继承发生纠纷后,不能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发生遗产继承纠纷后,当事人可以现在协商、调解或诉讼方式来解决,至于选择哪种方式,则当事人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二、财产继承纠纷的有关案例

  案情介绍:

  92岁的吴老先生过世后,他年过7旬的法定妻子蒋女士为继承权,将吴老的女儿告上法庭,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和遗产。

  吴老先生退休多年后一直单身,2006年他与单身老人蒋女士再婚。蒋女士和吴老是合法夫妻,依法享有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和继承吴老遗产及吴老死亡后的抚恤金权利;蒋女士继母蒋女士本是保姆身份到他们家来的,并有其结婚前签署的雇佣协议为证,现蒋女士患四级残疾,且没有生活来源,要求多分割财产;户籍证明显示吴老在有一房产;另外,吴老在死亡时银行存款余额6万余元。

  案情分析:

  法院认为,公民的继承权受法律保护。被继承人生前未留有遗嘱,故其死亡后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均应作为遗产,由原、被告共同继承。同时支持了蒋女士要求多分的请求。保姆成继母,持遗嘱要分百万房产。该案是法定继承,且符合法律规定。但体现出被继承人之间冲突。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产继承纠纷的解决方式有哪些”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知道,财产继承纠纷的解决方式有自行协商、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三种方式。若大家还遇到其它问题,欢迎上手心律师网的法律平台,咨询专业的律师。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三条
延伸阅读
  1. 股权继承协议
  2. 2019年农村宅基地拆迁:“一户多宅”是否有补偿
  3. 民法典规定著作权是否可以出质继承
  4. 不离婚怎么起诉财产继承人
  5. 继承公司股权需要哪些手续

土地管理热门知识

  1. 楼顶空间的所有权归属问题
  2. 政府强行进入林地施工的法律处理方式
  3. 立遗嘱人信息
  4. 基本农田和一般农田的区别
  5. 宅基地买卖纠纷的解决途径
  6. 因地制宜是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的最佳方法
  7. 土地使用证的变更程序及要求
土地管理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