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2-12-26
交强险被归类为财产保险合同。根据交强险的定义,被保险人一般是指投保交强险的车主,即投保人及其合法驾驶人。
投保人是指机动车的所有人或管理人,与保险人签订交强险合同并负有支付保险费的义务。同时,投保人也可以是被保险人。
交强险合同中的受害人指因被保险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而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人,但不包括被保险机动车本车车上人员和被保险人。也就是说,投保交强险的车主在交通事故中遭受伤亡或损失,但不属于受害人范畴。
通常,交强险的赔付金额根据机动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的责任情况而定。
(1) 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0元人民币
(2) 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0元人民币
(3) 财产损失赔偿限额:2,000元人民币
(1) 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元人民币
(2) 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元人民币
(3) 财产损失赔偿限额:100元人民币
根据保险合同约定,如果投保人未按时支付当期保险费,合同将中止或保险金额会相应减少。然而,如果被保险人在规定期限内发生保险事故,保险人仍应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保险金,但可以扣减未支付的保险费。
根据法律规定,在宽限期内,保险合同仍然有效。如果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仍需履行赔付责任,但会从保险金中扣回欠缴的保费。对于寿险合同中的宽限期条款,如果停缴保费,保险合同并非自应缴未缴之日起失效,而是在宽限期满后的当日24时起失效。此外,在宽限期内,投保人缴纳的保费不会产生利息。
因此,所有购买机动车的当事人都必须购买交强险,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交通参与者的利益。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交强险可以为当事人提供赔付,减轻经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