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0-22
当事人一方解除委托合同。根据委托合同的约定,双方当事人都享有任意终止合同的权利。然而,当事人一方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破产,将导致委托合同的终止。根据《民法典》第九百三十四条的规定:“委托人或者受托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者破产的,委托合同终止,但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根据委托事务的性质不宜终止的除外。”这是法律所规定的委托合同终止的条件。尽管委托合同因当事人一方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破产而终止是一般原则,但在特殊情况下,委托合同也可以不终止。
委托合同的任何一方当事人都有权随时解除委托合同。然而,如果解除委托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除非该损失不可归责于解除合同的一方,否则解除合同的一方应当赔偿损失。例如,如果正当委托人因昏迷无法处理委托事务,并且委托事务正处于关键阶段,受托人终止合同将会给委托人带来损害,那么受托人应负责赔偿。当然,如果解除合同的一方不可归责于自己的事由,那么就无需承担赔偿责任。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解除合同的一方需要举证证明不可归责于自己的事由的存在。关于解除委托合同的赔偿责任,《民法典》第九百三十三条规定:“因解除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除不可归责于该当事人的事由以外,应当赔偿损失。”
如果委托人的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破产导致委托合同终止,且这将损害委托人的利益,在委托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或清算组织承受委托事务之前,受托人应继续处理委托事务。
综上所述,双方订立委托合同后应履行各自的义务。然而,在特殊情况下,如当事人一方破产、失去民事能力或死亡等突发情况下,合同会终止履行,终止的一方不需承担违约责任,这是委托合同终止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