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人员应注意的职工入离职手续事项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解除劳动关系法律知识

人事人员应注意的职工入离职手续事项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09

 
416192
在员工进行离职的时候,那么人事专员应该为员工办理离职手续,这个离职手续一定要进行交接,这个劳动合同应该在提前三十天通知对方解除,对于试用期的,应该提前三天通知对方。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你的问题带来了以下的法律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1. 解除合同通知期限

根据劳动法规定,无论是单位还是员工,解除劳动合同都需要提前三十天通知对方。在试用期内,应提前三天通知对方。

2. 违反法律法规的后果

如果单位侵害了员工的利益,员工有权立即辞职。同样地,如果员工侵害了单位的利益,单位也有权立即终止劳动合同。这两种情况均不受三十天通知期限限制。

3. 离职时的工作交接

员工离职时,应当注意进行工作交接。具体操作包括:

(1) 填写交接单,明确已完成的工作进度,并提供接手人应注意的事项。

(2) 进行相关物品交接,将手中的单位财产列明,并由上级主管或人事部门进行清点。

4. 相关费用结算

单位应在员工离职当日结清相关费用,包括工资、加班费、其他福利费。如果员工因过错损害了单位利益,单位有权要求员工赔偿,并应为员工出具费用清单。

5. 终止劳动合同证明

单位应当为离职员工出具终止劳动合同证明。证明中应明确员工的入职时间、离职时间、工作岗位和离职日期,并加盖单位公章。

6. 社保和公积金减员手续

单位应在员工离职后的15天内办理员工的社保和公积金减员手续。

员工离职的两种情况

员工离职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 员工主动离职,即员工单方面向企业提出离职申请。

2) 企业因为员工不胜任岗位、试用不合格或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由企业方提出终止双方劳动关系。

研究表明,员工的不满程度与缺勤率之间的相关性并不高。工作不满意可能只是影响员工缺勤率的众多因素之一。例如,即使员工真的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但如果他们认为工作对于维持生计或完成重大项目有重要意义,他们也可能选择不缺勤。另一方面,有些员工可能非常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但他们只是在工作中表现出消极怠工或敷衍塞责,以表达自己的不满,而不是选择缺勤。

延伸阅读
  1. 竞业限制补偿金约定一次性支付是否合法
  2. 被公司开除会有记录吗
  3. 非工伤鉴定离职,工资赔偿是多少钱
  4. 公司拒绝缴纳社保的法律问题
  5. 离职时公司需要提供的法律要求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临时工合同的法律性质
  2. 一、劳动关系的确认
  3. 拘留期间是否可解除劳动关系
  4. 60岁员工签劳务合同的法律依据
  5. 企业员工和公司劳动关系的具体情形是什么
  6. 仲裁结果
  7. 伤残补偿金是否属于遗产继承范围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