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试用期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试用期法律知识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试用期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7-01

 
387360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是可以对劳动者进行试用的,而试用的期间称为试用期,用人单位不得滥用试用期侵犯劳动者的合法利益,那么劳动合同法有没有二次试用期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法规定了试用期的具体规定和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在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而对于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试用期的限制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也就是说,同一用人单位只能与同一劳动者约定一次试用期,不得约定二次试用期。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了二次试用期,这是违法的。

试用期的时间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试用期是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的。如果劳动合同仅约定了试用期,而没有约定具体的劳动合同期限,那么试用期即为劳动合同的期限。

解除劳动合同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解除劳动合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离职交接手续

根据公司规章制度的要求,办理离职交接手续。交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作、物品、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关系、住房公积金、人事档案等。

2. 人事档案转移

如果你的人事档案存放于公司或公司在中介的集体户,需要在收到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后的三日内,以书面方式通知公司你的人事档案接收单位以及办理档案转移所需的相关信息。如果未按要求办理,公司将依法将其转至你户籍所在地的街道社保经办机构,你应在劳动关系解除之日起60日内到该处办理失业登记,逾期未到导致的相关责任由你本人承担。

3. 保密义务

劳动合同/劳动关系解除后,你无权再以公司员工的身份对外发表任何言论、实施任何行为。违反此规定,公司保留向你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

4. 继续履行义务

请注意,公司规章制度及/或与你签署的法律文件中的部分内容并不因劳动合同解除而失效,如保守商业秘密、不得损害公司利益及商誉的义务等。因此,你应当按照约定继续履行相关义务。

延伸阅读
  1. 对于员工辞职解除劳动合同吗
  2. 劳动合同
  3. 员工辞职所需提交的材料
  4. 辞退、辞职和自离的薪资标准比较
  5. 试用期工资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一样是否合法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试用期工资的法律规定
  2. 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
  3. 确认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仲裁并不是一裁终局
  4. 新交通法规之实习期间上高速的规定
  5. 确认劳动关系的时效要求
  6. 一级消防工程师证书的有效期限
  7. 教师聘用合同的解除条件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合同下载

  1. 互联网公司员工合同范本
  2. 餐饮店用工合同范本
  3. 长春市劳动合同范本
  4. 餐饮服务劳动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