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06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合同和终止合同是不同的概念。解除合同是指在合同履行期满前结束合同的权利义务,而合同终止是指合同的权利义务按约定履行完毕后终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的情形包括: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二条的规定,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当事人还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一旦解除条件成就,解除权人就可以解除合同。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七条的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部分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部分,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这一条规定确立了合同解除的两方面效力:一方面是终止履行,即向将来发生效力;另一方面是合同解除可以产生溯及力,即引起恢复原状的法律后果。根据学者的观点,非继续性合同的解除原则上具有溯及力,而继续性合同的解除原则上没有溯及力。
根据民法通则第115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七条的规定,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可以同时存在。然而,关于损害赔偿的范围,存在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无过错一方所遭受的一切损害都可以请求赔偿,包括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以及恢复原状所产生的损害赔偿;另一种观点认为,应具体分析确定损害赔偿的范围,在许多情况下,合同解除和损害赔偿是相互排斥的,选择其中一种方式已足以保护当事人的利益,没有必要同时采取两种方式,例如协议解除或因不可抗力而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