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09-25
1. 订约主体:合同双方或多方订约当事人,具备行为能力。
2. 合意:订约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
3. 合法性:合同必须依法订立。
4. 要约和承诺:合同成立应包括要约和承诺阶段。
根据《房屋买卖合同司法解释全文》第六条和第九条。
1. 合同成立时间:由承诺实际生效的时间决定。
2. 承诺生效:当事人应在承诺生效时受合同关系的拘束,享受合同权利和承担义务。
3. 承诺生效时间:以承诺到达要约人的时间为准。
根据以上规定,承诺何时到达要约人,承诺便在何时生效。
1. 违约责任:根据《民法典》等法律规定,违约方应承担违约责任,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
2. 反悔:如果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可以反悔,但需承担违约责任。
3. 房屋所有权转移:根据《民法典》,房屋所有权转移必须登记。如果房屋未办理登记过户,房屋仍为出卖人所有。
4. 合同违约:如果出卖人不愿意卖房屋,构成合同违约,需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责任可按合同约定或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买受人可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
购房人可提出退房的情况包括:
1. 实测面积误差:实测面积与合同约定面积的误差绝对值超过3%。
2. 开发商逾期交房:开发商逾期交房达到合同约定的退房日期。
3. 规划、设计变更:开发商变更规划、设计影响房屋结构、户型、尺寸、朝向。
4. 无预售许可证:开发商交付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房屋(故意隐瞒未取得预售许可证除外)。
5. 房屋质量问题:开发商交付的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或严重影响房屋正常使用。
6. 无法过户:不能或不能按期办理产权过户。
7. 贷款未批准:购房者贷款申请未批准,双方对付款方式无法协商一致。
8. 其他退房条件:合同中约定的其他退房条件出现。
9. 延迟办理产权证:延迟办理产权证构成违约,应予以赔偿。
综上所述,只要房屋买卖合同成立,在合同期限内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双方签字即产生约束力。对于房屋买卖合同,无论是否过户,只要合同约定的交房期限已过,开发商未按时交房,购房者可解除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