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劳动争议应当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争议处理法律知识

处理劳动争议应当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2-08-02

 
236619
处理劳动争议应当遵循的原则:当事人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的原则;重视事实的原则;合法性原则;公正原则;及时性原则;以及着重调解、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原则等。关于处理劳动争议应当遵循的原则有哪些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劳动争议处理原则

1. 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应该平等,不论其身份或地位。

2. 事实重视原则

处理劳动争议时,应该重视事实,根据客观证据进行调查和判断。

3. 合法性原则

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应当遵循合法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4. 公正原则

处理劳动争议时,应当保持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5. 及时性原则

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及时进行,以便尽快解决争议,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6. 调解和保护权益原则

处理劳动争议时,应当着重采取调解措施,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劳动争议处理流程

1. 劳动争议调解程序

(1) 当事人可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2) 若调解不成,一方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 也可不经调解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 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

(1) 劳动争议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依法对争议双方当事人的争议案件进行居中公断的执法行为。

(2) 仲裁一般经历以下阶段:

① 案件受理阶段: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仲裁委员会决定是否受理。

② 调查取证阶段:收集证据和材料,查明争议事实。

③ 调解阶段:仲裁庭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

④ 裁决阶段:若调解失败,仲裁庭召开仲裁会议,进行庭审调查、辩论和陈述,最终做出裁决。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可向法院起诉。

综上所述,劳动争议处理遵循的原则是非常人性化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处理劳动争议应依法进行,着重采取调解方式,保证公正平等,并积极解决争议。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1. 工伤鉴定的法律原则与程序
  2. 离婚时的财产分割与补偿问题
  3. 劳动争议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吗
  4. 合并审理案件庭审笔录制作方法
  5. 皮肤伤害的司法鉴定程序和赔偿范围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原告起诉被告劳动争议案件
  2. 我市一家企业成功调解涉外劳动争议案件
  3. 非因工负伤的病假天数的规定
  4. 如何判定严重失职行为
  5. 近年来,劳动争议不断上升,需要加强调解立法支持
  6. 公务员的休假期规定
  7. 竞业限制仲裁管辖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昆明市劳动合同范本
  2. 福州市劳动合同范本
  3. 餐饮技术培训协议书范本
  4. 网络公司职工劳动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