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产权房是否可以出售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其它房产知识 > 房地产产权法律知识

有限产权房是否可以出售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2-07-19

 
232378
有限产权房不可以对外出售交易。房产证是拥有所有权的证明,有限产权房没有房产证,存在没有产权证明的障碍,出卖有限产权房属于无权处分,不能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以及办理过户手续。关于有限产权房是否可以出售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有限产权房是否可以转让

1. 有限产权房不具备转让的权利。根据法律规定,房产证是证明房屋所有权的重要证明文件。然而,有限产权房没有房产证,因此无法提供产权证明,这就导致了无权处置的问题。因此,有限产权房无法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和办理过户手续。

2.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以下房地产不得转让:

有限产权房屋的定义

有限产权房屋,又称部分产权房屋或优惠出售公有房屋,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新建或购买房屋时,由单位和个人按一定比例投入资金,或将原出租给本单位职工的旧房进行改造。

有限产权房屋的特点:

1. 主体特定性

根据房改政策规定,购买有限产权房屋并享有价格优惠资格的购买人仅限于售房单位的职工,非本单位职工无权购买。

2. 权利的分散性

根据民法的物权理论,完整的物权包括占有、使用、处分三个权利。然而,有限产权房屋的产权按份共有关系导致了这四个权利的分离,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主体,或者某一种权利由两个主体共同享有。

3. 福利性

有限产权房屋体现了单位对职工的福利待遇。对于职工或单位来说,义务与权利并不是严格对等的。有限产权房屋的出售价格并未完全体现房屋本身的商品价值。尤其对于经济效益好的单位,职工仅需支付较少的费用即可获得相当大的权利。

4. 主体平等性和管理不平等性

有限产权房屋是基于单位与职工之间的合同建立的。尽管单位与个人在法律关系上应该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但实际上,由于单位在管理上的主动性和住房分配的福利性,导致了管理的不平等。

延伸阅读
  1. 父母离婚房产如何留给孩子
  2. 婚姻存续期间已签订但未取得产权证的房屋的处理方式
  3. 父母死亡继承房产过户所需材料和要求
  4. 委托拍卖房地产所需提供的法律证件
  5. 非直系亲属是否可作为房屋共有人

其它房产知识热门知识

  1. 科研用地的抵押权问题
  2. 国有划拔宅基地的买卖问题
  3. 使用年限
  4. 拆迁安置房买卖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
  5. 农村宅基地的确权和使用权问题
  6. 离婚房产去名字费用的相关法律问题
  7. xx市国土资源局xx分局: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
其它房产知识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