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2-07-19
1. 有限产权房不具备转让的权利。根据法律规定,房产证是证明房屋所有权的重要证明文件。然而,有限产权房没有房产证,因此无法提供产权证明,这就导致了无权处置的问题。因此,有限产权房无法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和办理过户手续。
2.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以下房地产不得转让:
有限产权房屋,又称部分产权房屋或优惠出售公有房屋,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新建或购买房屋时,由单位和个人按一定比例投入资金,或将原出租给本单位职工的旧房进行改造。
有限产权房屋的特点:
根据房改政策规定,购买有限产权房屋并享有价格优惠资格的购买人仅限于售房单位的职工,非本单位职工无权购买。
根据民法的物权理论,完整的物权包括占有、使用、处分三个权利。然而,有限产权房屋的产权按份共有关系导致了这四个权利的分离,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主体,或者某一种权利由两个主体共同享有。
有限产权房屋体现了单位对职工的福利待遇。对于职工或单位来说,义务与权利并不是严格对等的。有限产权房屋的出售价格并未完全体现房屋本身的商品价值。尤其对于经济效益好的单位,职工仅需支付较少的费用即可获得相当大的权利。
有限产权房屋是基于单位与职工之间的合同建立的。尽管单位与个人在法律关系上应该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但实际上,由于单位在管理上的主动性和住房分配的福利性,导致了管理的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