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劳动合同后是否还能仲裁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热点 > 仲裁法律知识

解除劳动合同后是否还能仲裁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2-11-03

 
232114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只要劳动争议还处于仲裁时效期间,就可以申请仲裁。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关于解除劳动合同后是否还能仲裁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劳动争议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仲裁申请时效

1. 仲裁申请时效期间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后,只要劳动争议仍在仲裁时效期间内,劳动者可以申请仲裁。仲裁申请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根据前款规定,仲裁时效期间可能会因以下情况中断或中止:

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会重新计算。如果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无法在仲裁时效期间内申请仲裁,仲裁时效会暂停。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会继续计算。

对于因拖欠劳动报酬引发的劳动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限制。但是,如果劳动关系已经终止,劳动者需要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二、劳动仲裁的程序

1. 提交仲裁申请

仲裁申请人应当以书面形式提交仲裁申请,并根据被申请人的数量提交副本。申请书应当包括以下法定内容:

2. 口头申请

如果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将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录在笔录中,并告知对方当事人。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的5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如果不予受理或者在5日内不作出任何答复,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决定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制作受理决定并送达申请人,并在受理后的5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在10日内提交答辩书,但是如果不提交答辩书,不会影响案件的仲裁进行。

延伸阅读
  1. 刑事拘捕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2. 工伤医疗期内可以变更劳动合同吗
  3. 怀孕期间公司要求停薪留职怎么办
  4. 休产假遇到公司搬迁有钱赔吗
  5. 员工犯罪解除劳动合同是否需要进行赔偿

社会热点热门知识

  1. 要二倍工资是否一裁终局的问题
  2. 宪法对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规定
  3. 劳动争议裁决的终局情形
  4. 劳动仲裁与上班要求的区别
  5. 拖欠工资过了诉讼时效怎么办
  6. 合同仲裁之后还能起诉吗
  7. 什么是协议仲裁制度及仲裁协议?
社会热点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兰州市劳动合同范本
  2. 杭州市劳动合同范本
  3. 劳动争议纠纷起诉状范本
  4. 劳动争议起诉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