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土地使用法规定使用年限时多久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招标投标 > 招标法律知识

开发土地使用法规定使用年限时多久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2-05-13

 
227213
一般土地使用权会在40年至70年之间。土地使用年限是指对合法取得的土地所享有的使用年限。住宅的土地使用年限为70年,自取得该地的土地使用权之时算起。土地使用权包括对土地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有限处分的权利。土地使用类型只有土地划拨和土地出让两种形式。关于开发土地使用法规定使用年限时多久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土地使用年限的法律规定

根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二条,不同用途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如下: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业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五十年

(四)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四十年

(五)综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这些规定是根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二条制定的。

二、土地使用类型

1. 划拨土地使用权

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或者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后无偿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土地使用权有两种基本形式:

(1) 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这种划拨土地使用权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土地使用者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才能取得土地使用权;二是土地使用者在取得土地使用权之前必须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

(2) 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后,土地使用者无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

这种划拨土地使用权也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土地使用者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才能取得土地使用权;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权时无需支付任何费用或经济代价。

2. 出让土地使用权

出让土地使用权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在一定年限内将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土地使用者。土地使用者在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取得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取得土地使用权是有偿的。

土地使用者在取得一定年限内的土地使用权时,需要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这种支付表现为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一定金额的货币,国家以土地所有权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2) 取得土地使用权是有期限的。

土地使用者享有土地使用权的期限受到出让合同约定,但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最高年限。

(3) 取得土地使用权是一种物权。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基于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的分离。土地使用权出让后,受让人在出让期限内实际享有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在使用年限内,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出租、抵押或用于其他经济活动,并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形式包括协议出让、招标出让和拍卖出让。

延伸阅读
  1. 土地出让和划拨的区别
  2. 土地使用证有年限吗,具体规定是什么
  3. 土地出让和划拨的区别是什么
  4. 土地使用年限是多久
  5. 土地出让与划拨的区别及解析

招标投标热门知识

  1. 供应商网上开标流程
  2. 串通投标罪是否属于集体犯罪
  3. 招标人是否可以拒收逾期送达的投标文件?
  4. 投标保证金缴纳截止时间的规定
  5. 交通项目未招标的处理方式
  6. 评标标准和方法的确定
  7. 律师回答:施工组织设计评审的法律要求
招标投标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